8月14日,蘇州暫別連日高溫,品味特種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勝良顧不上休息,抓緊時間組織工人為200畝生態河蟹池塘補種水草,減少高溫對塘內大閘蟹、青蝦等水產成長的影響,來自中國太保產險蘇州吳江中支公司的4.4萬元氣象指數保險理賠款,為他減損促生產增添了幾分底氣。
“大閘蟹到了成熟關鍵期,戰高溫、奪高產、保質量都急需用錢。”周勝良高興地說,賠款趕上資金鏈最吃緊的時候,好比一場解酷暑的“及時雨”。
事實上,今年是周勝良連續投保大閘蟹池塘氣象指數保險的第七年,投保面積從最初的50畝逐步擴大到200畝,實現了應保盡保。當前每畝保費140元,其中70%享受區、鎮兩級財政補貼,農戶只需承擔30%,即每畝42元。“達到約定氣溫條件就能賠,出現一次賠一次,高溫日持續越久賠付越多。”周勝良評價,氣象指數保險“流程快、好理解、有獲得感”。2022年7月和8月,蘇州兩輪高溫天氣都觸發了理賠條件,他投保的200畝池塘,共計獲得賠款19萬元。
▲中國太保產險蘇州常熟中支聯合市水產技術推廣部門共同指導大閘蟹養殖戶災后生產工作
對比2022年的短暫極端高溫,今年的高溫天氣持續時間更長。“為進一步兜底保障農戶風險,氣象指數保險條款已經過多次修訂”。中國太保產險蘇州分公司三農中心負責人張翔宇介紹,該公司與蘇州市農險辦及水產、氣象專家緊密合作,參考歷史賠付情況多次降低理賠觸發門檻。氣象指數保險還開通了自動理賠程序,實時對接權威數據機構系統,從觸發報案到核賠僅需幾分鐘,真正實現了“一觸即賠”。
蘇州出現持續高溫天氣,給水產養殖帶來嚴峻“烤”驗。“7月高溫多次觸發氣象指數保險理賠,我們在確保合規的前提下提高理賠結案速度,首批預賠付金額超660萬元。”張翔宇表示,8月持續高溫還會繼續觸發賠付,今夏氣象指數保險賠付預計超1800萬元。“拿到賠款后,我們就立刻投入生產,用來買飼料和支付工人工資。”周勝良說,目前正值大閘蟹最后一次蛻殼,飼料需求量達峰值,且需要大量人工補種水草,每天光雇工費用就要2000多元。
中國太保產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快速賠付外,中國太保產險專業服務人員將進一步加強與水產專業技術部門加強合作,指導農戶不斷提升養殖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技術,在一些易發的風險點上增加檢測的設備,全力減少災害對農戶造成的損失。
事實上,高溫只是農戶面臨的氣象風險之一,為全面保障蘇州優勢特色農產品、切實惠農助農,近年來,中國太保產險蘇州分公司創新開發“氣象萬千”一攬子氣象指數保險,累計開發氣象指數類保險產品十余款,產品數量和保費規模均位居蘇州市第一,涵蓋大閘蟹、蔬菜、水產品、葡萄、桃梨、枇杷、茶葉等多種農產品,保險責任全面覆蓋強降雨、連陰雨、高溫、低溫、暴風等自然災害風險,形成綜合性服務保障產品體系,持續為打造都市農險、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太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