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向社會推出50名(組)優秀少年兒童的先進事跡,其中就有來自阜陽的雙胞胎姐妹李智琳、李慧琳。2008年出生的李智琳、李慧琳是阜陽市臨泉縣興業路實驗學校九年級學生,姐妹倆出生不滿4個月,爸爸就因病失去了工作和行動能力,為了給媽媽分憂,姐妹倆傳承良好家風,懂事后在生活上學會自理,收拾家務樣樣在行,學習上你追我趕,對身邊有困難的同學,她們也有求必應,總是積極伸出援助的小手。在媽媽——“中國好人”葛春梅的示范帶動下,她們還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達6年,服務近萬人,用自己的一點一滴溫暖他人、回饋社會。
父母的得力“小幫手”
自小,李智琳、李慧琳姐妹就立志成為家里的頂梁柱,讓媽媽能有時間歇息。稍懂事,姐妹倆就爭著搶著幫媽媽刷碗、拖地、洗衣服,盡管有時凈幫“倒忙”,不是打了碗碟就是弄臟地板,但姐妹倆就是不放棄,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李智琳說:“因為媽媽很辛苦,又要照顧爸爸,還要照顧我們。所以我們就希望快點長大,去幫她分擔一些事情,減輕壓力。”
“別的孩子都在爸爸媽媽的懷里面撒嬌的年紀呢,她(們)已經學會了照顧她們的爸爸,多少年來都是這樣的。”她們的老鄰居告訴記者,上小學時,姐妹倆堅持獨自步行2公里路回家,不讓媽媽接送,到了周末,她們又學著媽媽的樣子,給爸爸捶捶背、捏捏腿、聊聊學習上的收獲,說說校園里的趣事,常常逗得爸爸開懷大笑。閑暇時間,她們還會幫爸爸理發、刮胡子、剪指甲、按摩、做康復訓練。
兩人還趁奶奶、媽媽做飯的時候“偷學”生活技能,現在洗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家務樣樣在行。她們說:“爸爸媽媽沒有被苦難打敗,反而給了我們更多的愛,生活在這個家庭里,我們覺得很幸福。”
為了幫助爸爸實現參加馬拉松賽事的愿望,2018年,姐妹倆和媽媽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爸爸,報名參加了臨泉縣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比賽當天,天空下著雨,途中輪椅還爆了胎,但姐妹倆堅持跑完了親子組全程。天空是灰蒙蒙的,但是爸爸臉上的幸福,感染了沿途無數的選手、觀眾。
品學兼優的公益“小達人”
生活中,姐妹倆懂事得讓人心疼,在學習上,姐妹倆更是互相幫助,比學趕超,互相輔導擅長的科目,堅持今日事、今日畢,不寫完作業就不吃飯、不睡覺。一路堅持下來,兩人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和年級前列,滿墻的獎狀就是最好的證明。
她們的老師范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姐妹倆很有責任心,很懂事,“因為家庭的原因吧,這兩個小孩比較自立,在班里的表現也是非常好,平時幫助同學樂于助人,熱心為班級做事情,是老師的好助手。”
學習之余,多才多藝的姐妹倆還積極學習舞蹈和編程。2014年,參加“蒲公英第十四屆青少年優秀藝術新人選拔活動”,獲安徽省選區舞蹈專業金獎;2019年,參加“致敬新時代”全國中小學師生春節大聯歡上海專場活動,舞蹈《嬉雨》獲金獎,同年還獲得阜陽市中小學創客競賽活動小學組三等獎。舞蹈訓練室中,姐妹倆翩翩起舞的姿態輕盈又優雅,就像兩只自信的小蝴蝶,多一份美,多一份陽光。
姐妹倆的家庭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收到了來自愛心人士無微不至的關懷。媽媽葛春梅獲評2022年第一季度孝老愛親類“中國好人”,她經常教導女兒,要懷著感恩的心把社會的愛銘記在心頭,努力為社會、為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她們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長達6年,累計服務時長近2000小時,服務近萬人,用自己的一點一滴溫暖他人,回饋社會。李智琳笑著說:“正因為我們獲得了愛與溫暖,所以我們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小太陽。”
在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上,媽媽葛春梅眼含淚花:“智琳、慧琳,媽媽今天很激動,很開心,媽媽為你們感到驕傲、自豪。很多人說我很堅強,其實我的兩個女兒就是我的勇氣、我的后盾。也許生活給了我們這個家不幸,但是我們有這樣的女兒,是我們最大的幸運!”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 實習生 朱鴻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