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只黑水雞飛入樹枝上的鳥巢,給一窩幼鳥喂食……8月4日,工作人員巡護安徽蒙城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時,看見了這溫馨一幕。
安徽蒙城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2萬多畝,跨越蒙城縣境內許疃鎮、板橋集鎮等5個鄉鎮。近年來,該濕地公園通過濕地保護與修復、營造棲息地,逐步孕育了較為豐富的濕地資源,吸引了眾多鳥類在此繁衍生息。
“今年3月,濕地公園首次發現了大天鵝,數量達34只。”安徽蒙城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于存中告訴記者。得益于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濕地公園已吸引了140余種鳥類駐留,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及其他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5種。
記者在這里看到,大片原生態樹林枝葉茂盛,高大的樹木上分布著一個個鳥窩,鳥兒在林梢歡快地歌唱。位于蒙城縣板橋集鎮的3座湖心鳥島,微風吹過,驚鴻翩翩。
“野生鳥類棲息、覓食和繁殖,不需要人工干預,所以我們把湖心島及周邊水面都劃為了生態保育區,禁止無關人員登島。”于存中說。為了避免這些鳥類受到外界干擾,蒙城縣拒絕了多個光伏和風電項目進駐濕地公園。“主要考慮光伏板可能會影響鳥類的視覺及正常飛翔,而風力發電機可能對鳥類造成傷害。”于存中解釋說。
同時,蒙城縣對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巡護工作也日益完善,建立了日常監管、分區管控、督查考核等長效管護措施。
今年7月底,安徽蒙城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完成了2024年度省級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新打造了11個湖心島。“我們為野生動物棲息、繁殖提供安全舒適的場地,努力讓這片濕地成為眾多鳥類的理想家園。”項目負責人孫博告訴記者。
(記者 任 雷 通訊員 汝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