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6月18日以來,黃山市多地遭遇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侵襲。連日來,記者奔赴洪澇嚴重地區,目睹了當地眾多普通居民,在災害面前所表現出的勇敢、溫暖、擔當、堅韌、包容。
比如,克服重重困難,帶上蔬菜米面回家,用自己的雙手重建、重飾著自家一磚一瓦的畢雪霞;在洪水中努力奔跑,挨家挨戶及時通知村民的養豬戶項白虎;手挽手在急流中拉住騎車老人的廚師方儉、畢躍飛、陸成;在救援通道上配合拆除了自己房屋的8旬老人楊積武……
與諸多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相比,他們所做的極其普通,甚或有些寡淡無奇。但正是這一個個“平凡之舉”,讓我們觸摸到防汛救災一線最真實的溫度。正是這些“左鄰右舍們”的一言、一行,匯聚成眾志成城守護家園的宏大壯歌。
凡人不凡,志以歌揚。
我們期望用這樣一組凡人故事,致敬堅強樂觀的人們,致敬團結奮斗的力量。
01奔跑
當洪水突襲之時,他們用雙腿拼命奔跑,冒著被洪水沖走的危險,去努力挽救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他們是普通的養豬戶,是每天為生計奔波的后廚伙計,但是當他們朝著他人奔跑的那一刻,只有一個名字叫做“凡人英雄”。他們的名字叫項白虎、方儉、畢躍飛、陸成。
從左起:畢躍飛,方儉,陸成
三次逆行挨家敲門
今年59歲的項白虎是歙縣紹濂鄉清溪村人,在村頭養豬有10多年了,因為他的養豬場位于進村的必經之路上,所以村里一有事他總是最先知道,在村民們心中,他是一個熱心腸。
項白虎的家住在村委會不遠處,門口就是串聯幾個村的濂溪河。
項白虎第一時間拍下視頻傳進村里的微信群
6月20日凌晨4時,半睡半醒中項白虎聽見河內水流聲音很大,他爬起床來到河邊觀察,此時河水還沒有漫過堤壩。
天空中大暴雨沒停過,項白虎不敢再繼續睡了,他叫醒了兒子,父子倆保持時刻警惕,觀察著水位。凌晨5點16分,項白虎發現水位突然暴漲,翻過了河堤沖上了馬路。他第一時間拍下了視頻,發送至有著400多人的清溪村微信群,把河內漲水的消息及時告訴大家,另外,他還發送了一份給村干部。
“沒想到水漲得這么快,瞬間就淹沒河堤,向沿河的家里沖。”5點20分,項白虎拍下了第二段視頻,發送到村群,而此時波濤洶涌的山洪已經進了他家的一樓。
一些村民看到了群里的視頻,立刻起床搶險,但還有不少村民仍在睡夢中。
項白虎此刻想著,一定要把大家叫醒,讓大家來得及逃生,有更多的時間轉移家中的財產,減小損失。隨后,項白虎在洪水中逆行,奔跑著去挨個拍打村民家的大門?!凹依镞M水了,我兒子在搶險,把一些能搬走的東西搬到樓上。我前后一共出來3次去敲大家的門,有的敲開了,有的沒敲開。最后一次出來時,那時候已經跑不起來了,走起來已經很困難了,只能扶著墻蹚著走,我走到村委會下面的商店位置,發現實在沒辦法繼續了,就返回家里了?!焙迷诖蠹曳磻急容^及時,紛紛跑到二樓避險,全村村民都安然無恙。
項白虎說,等水退去之后,大家都說他那個時候出來膽子大,“現在想想我的膽子是有點大,但當時就想著要通知大家洪水來了?!?/p>
方儉三人救人畫面
三人手挽手下水救人
6月23日13時許,位于歙縣雄村路口,柏油馬路上山洪突襲,路邊的徽三說土菜館內,服務員和后廚的工作人員全都跑到了2樓避險。
“柏油路地勢高的一端通向山坡上,地勢低的一端通向歙州大道,所以在這一段柏油路上坡度大洪水急。”土菜館廚師長方儉說,就在他們在樓上避險時,突然看到一輛電動車在洪水中被沖了下來,仔細一看是一位老人騎電動車打算上坡,不慎被洪水卷走了。
看著老人被壓在電動車下被沖走,整個身體被洪水淹沒,方儉和另兩位廚師畢躍飛和陸成一起飛奔下去,展開施救。
項白虎的養豬廠
方儉先沖進水中,但洪水的威力險些把他沖倒,一個踉蹌,他很難站穩施救。就在這時,他們三人把手挽了起來,一個拉一個組成了“人繩”,共同抵抗洪水的沖擊。
大家齊心協力很快把壓在車下的老人從水中拉了出來,救上岸邊。
“水的沖勁很大,我們跑來救他時,他已經被水沖走了幾十米遠。因為他整個身子在水里起不來,不及時救起來很可能會溺水?!碑呠S飛稱,好在當時大家在樓上看到了這驚險的一幕,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項白虎(左)在介紹當時的險情
老人被救起后,緩了緩,沒有大礙,后來被趕來救援的挖掘機運送回了村里。
對于在洪水中救人一事,方儉三人都表示此事不值一提,但是他們所在的餐飲公司,對他們的行為進行了通報嘉獎,頒發了榮譽證書,并且給予了他們紅包獎勵。
“我們呼吁全體員工,無論在工作崗位還是日常生活,都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傳播正能量,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公司在給他們的表彰通知上這樣寫著。
02回家
叫上丈夫和兒子,從杭州買了1000多元的菜,51歲的畢雪霞歸心似箭,她放下手中一切的工作,決定回家。家里有最牽掛的老父親,洪水退了,父親也安然無恙,但這個家在這個時候需要一家人去重拾。
撥不通的電話
位于歙縣紹濂鄉的嶺口村,村子后面是山體,前面是河道,6月20日凌晨5時左右,山洪襲來,河道兩岸村民的叫吼聲讓不少還在睡夢中的村民驚醒。與此同時,村里微信群內要求大家疏散的信息也提醒著村民趕緊撤離。
73歲的畢大爺醒來后,發現洪水已經涌進臥室,無法從大門逃出。情急之下,他匆忙跑上二樓避險。
遠在杭州的女兒畢雪霞從微信群中得知了村里發大水了。畢雪霞的心揪了起來,因為只有老父親一個人在家,而房子又正好在河道邊。
畢雪霞立即撥打父親的電話,但要命的是,父親的電話始終處于無法接通的狀態。
她一邊不停撥打父親電話,一邊在微信群里詢問有沒有人看到父親的身影。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畢雪霞始終沒有得到父親的任何信息,那個上午她心急如焚,腦子里浮現了一百種可能性。
直到當天中午時分,畢雪霞終于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人沒事。她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她強裝鎮定,電話中詢問著父親家里的情況。
原來,發大水時父親躲避到二樓后,一直等著水退,幾小時后,等到水略退了時,他自己下樓從廚房位置一處被水沖出的窟窿處逃了出去。因手機一直沒有信號,老人等到了高處安全的地點時,才來得及給女兒報平安。
帶上米面油回家
畢雪霞和丈夫常年在杭州上班,兩人在一家企業里有著穩定不錯的收入,孩子大了也在義烏工作,有著自己的事業。多年前母親離世后,老父親就一個人在家里務農,一個人獨自生活。父親成了畢雪霞最大的牽掛?!凹依锇l洪水了,要回家?!?月20日,畢雪霞和丈夫就決定向公司請假,孩子也要跟他們一起回來看外公。
然而,多方打聽后,他們發現回家的道路因為塌方中斷了,一家三口回家的計劃不得不延遲,在等待回家的時間里,他們去超市購買了大量的米、面、油、蔬菜等食物?!拔覀冏顡牡氖羌依锍燥垎栴},村里這么多戶家里進水了,最需要的是吃的飯和菜,所以我們買了很多,塞滿了一車,想著給左鄰右舍都帶一些,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p>
6月22日上午,得知道路恢復后,畢雪霞一家三口在杭州集合,一起驅車趕回家。
到達歙縣之后,因為又出現了塌方路段,阻擋了進村的道路,一直到當天16時許,他們才開車到達離村不遠的地方。
“車子進不來,只能停在半路。親戚騎了好幾輛電動車才把我們和帶的東西拉回來?!币宦飞系目部澜z毫沒有動搖畢雪霞和丈夫回家的決心。
把灶臺重置起來再走
看著被洪水肆虐過的房子,畢雪霞心中很不是滋味,來不及歇一會,他們就開始忙活著收拾起來。
“一樓的家具被沖走了一些,剩下的電器也基本壞了,電冰箱、洗衣機和電視都用不了了,還有就是床、柜子和衣服?!笨粗约菏褂昧藥资甑睦霞揖弑凰疀_毀,畢大爺心疼壞了,“這次水太大了,我活這么久沒見過。”
收拾了三四天,家里總算能有地方下腳了。
“這是我們的家,家里發大水了我們再遠也要回來把家打掃干凈?!?月26日傍晚,畢雪霞和丈夫還在不停忙活著,父親也在一間已經被沖毀一半的舊屋子內收拾著。
畢雪霞說,等到這一遍沖刷之后,還要用清水在屋內沖洗一遍消消毒就差不多了。
她的丈夫說,這兩天要抓緊時間把廚房的窟窿補上,還要給家里的灶臺重新置辦一個煤氣灶,最重要的是給岳父買幾件新衣服,把家里都安排好,可能還需要一個星期時間,等到家里煥然一新他們再回杭州工作。
記者采訪的當天,這個家里還傳出了一個消息,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之前被洪水沖走的3頭小豬,其中1頭在下游的鄰村中被找到了,失而復得的小豬也算帶給了這個剛剛經歷水災的家庭一個小小的驚喜。
與畢雪霞家里一樣,嶺口村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這幾天都不遠千里回到了老家,用自己的雙手重建、重飾著自家的一磚一瓦。
正如畢雪霞所說的那樣,“這個時候,家里需要我們,再遠我們也要回家。”
03防患
當水漫進茶廠的時候,只能靠胡志明和父親兩個人將各個出入口堵住,“用鋸末顆粒將門堵住”“在墻上鑿出一個排水口”,經歷了一晚上的忙亂,胡志明“搶救”出了大部分的成品茶葉。通過預先的準備與臨時有效的舉措,胡志明為茶廠挽回了不少的損失。洪水退卻后,胡志明又投身于清淤除障工作,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茶葉還在,希望就在。
排水渠上方的圍墻
依水而建的茶廠
6月27日,胡志明開著鏟車為村里清理路面忙碌了一上午。此時距離20日凌晨的山洪已經過去了一周多。
6月19日至27日14時,9天不到的時間內,黃山地區總雨量平均達582毫米。換算成庫容量,接近四分之一個新安江或2個太平湖或200個杭州西湖。
已過不惑之年的胡志明經營著一家茶廠,茶廠位于歙縣紹濂鄉小溪村,往前走幾百米就是清溪村,茶廠背靠桂溪,在村里茶廠的位置地勢也相對較高。
胡志明以前當過兵,做過村書記,后來決心出來創業,承包了村里的地辦起了茶廠,從周邊茶農手里收購茶葉加工制茶,制作好的茶葉遠銷海外。
胡志明新收的這批茶葉大約價值300萬元左右,原本打算等這批新茶全部制成成品后再統一運往外貿公司進行包裝,如今只能等待雨過之后再做打算。
記者看到,在茶廠內,大門左側放置著已經制作完成的成品茶,幾乎堆到大半個廠房的高度。這些成品茶被一袋袋裝滿鋸末顆粒的麻袋圍成一圈,形成了一個保護屏障。廠房的主要出入口也都設置了鋸末顆粒做成的防水屏障。
“水實在太大,太快了?!北M管如此,茶廠還有一定程度的進水,廠房內靠近河道的一側,七八千斤還未“打火”的茶葉也已進水,數臺制茶設備受損?!安瓒严旅嬉灿惺艹钡牟枞~,加起來差不多一萬多斤茶葉的損失”。
排水孔
“鑿”出排水口
“我父親70多歲了,也沒見過這么大的水,以前也有水漫到過路面上的情況,但都沒有這次的大。”胡志明說道。
6月20日凌晨,胡志明一夜未眠,出于對茶廠安全的考慮,他選擇了留在茶廠過夜。連日來的降雨,河水水位的上升讓他倍感擔憂,這一夜他多次起床查看河水的高度,以確保茶廠的安全。
凌晨兩點時,胡志明起床檢查水位,“看起來還不是特別大,感覺沒有問題”。然而,到了凌晨三四點鐘,情況發生了變化。他注意到雨勢的加重,不再是輕微的滴答聲,而是變得像從山上傾瀉而下的瀑布。五點十分左右,胡志明的父親趕到茶廠時,洪水已經漫進了茶廠。
當洪水漫進茶廠,胡志明迅速將裝滿鋸末顆粒的麻袋扛在肩上,與父親并肩作戰,將一袋又一袋的麻袋搬至各個出入口,以阻擋洶涌的洪水。
這是胡志明此前已經想好應對洪水的策略,一旦洪水泛濫,這些鋸末顆粒將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鋸末顆粒遇水會膨脹,從而形成一道臨時的水壩?!比欢纳蠞q速度遠超預期,水深在茶廠內最高時達到了大約30公分,僅靠堵門顯然不足以解決問題。
胡志明的父親急忙使用電鉆,在地勢較低的洗手池下方的墻壁上鑿出一個排水口,利用了地形的自然高低落差,為洪水提供了一個流出的通道,從而減少了茶廠的積水問題。
胡志明不敢想象,如果沒有這個及時鑿出的排水口,茶廠的水位繼續上升,這批成品茶葉可能全部就毀了。
茶廠后面的桂溪河
未雨綢繆
早在一年前,胡志明就有了未雨綢繆的舉措。
此前,小溪村在茶廠后面的河道岸邊修筑了堤壩,胡志明回憶,2020年7月的那次洪災,“那時候的水也很大,可是也僅僅有一點上壩”。
去年三月份,擔心河水上漲對茶廠有所影響,胡志明又將堤壩加高了兩米多高。
堆放的茶葉
從河邊可以看到,在原本的石頭砌成的河壩上,添加了高度約兩米左右水泥砌的河壩。加高的河壩從茶廠一直延續到隔壁的菊花倉庫,大約有一百多米的長度。此外,在茶廠另一側道路旁的排水渠上方,胡志明也為其圍墻加筑了水泥。
加高的河壩
通過及時自救措施和周密的提前準備,胡志明成功減少了大量的經濟損失?!暗鹊教鞖夥徘绾?,我會重新把茶香送到客人的手中?!焙久髡f道。(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徐宏博 張劍 文/攝)
歙縣百姓蘊藉英雄氣
6月19日,江淮地區入梅,歙縣開始持續大到暴雨。
6月20日,歙縣啟動城區防洪一級響應。
暴雨縱注,洪水橫行。梅雨10天,歙縣28個鄉鎮全部受災。
天地雖不仁,人間有真愛。
當地政府緊急轉移安置群眾。
交通、通訊、供電、供水等部門全力搶修。
消防、公安、武警、民兵等應急救援人員參與救災。
……
來自各方的力量擰成一股繩,結成一張網,在洪水中為群眾的自救重建兜住了底。
歙縣群眾也沒有坐在家中等待救援。在暴雨的整個過程中,他們一直在努力自救,迎戰災情不屈不撓,守望相助不離不棄。
洪水過去,留下滿地狼藉,也留下那么多動人的故事。
事前,有未雨綢繆防范洪水的茶場老板胡志明。
事中,有洪水中挨家通知村民的養豬戶項白虎,手挽手救起騎車老人的廚師方儉、畢躍飛、陸成,為保護古建筑加入文保員隊伍幾次排險的村民許達。
事后,有為打通救援通道自愿拆除自家房屋的八旬老人楊積武,克服困難帶上蔬菜回鄉重建家園的游子畢雪霞,損失數百萬仍選擇堅守未來的中藥材企業老板程金剛。
……
自立者強,自強者勝。暴雨和洪水是一場災難,但有時候,正是災難,讓我們領悟到平凡生活的可貴、認識到鄉鄰親朋的可愛、感受到同舟共濟的力量。
災情退去,重建的不只有家園,還有每個人的精神世界。
災難總會過去,而在災難中我們的努力帶來的成長、我們的經歷帶來的感悟,將成為以后應對困難和挑戰永不言輸的底氣,也成為未來幸福生活永不磨滅的底色。
一場洪水,為我們沖刷出了看待歙縣的另一個視角:這里不但有絕美的江南風景,還有蘊藉英雄氣的普通百姓。
這樣自立自強的歙縣,讓大家怎能不喜歡。(陳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