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現!壽春城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突破】公元前241年,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組織發動了戰國史上最后一次合縱攻秦,最終無功而返。擔心秦國報復,楚考烈王無奈決定再次遷都,這一次的目的地是——壽春。
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蒙武率軍攻破楚都壽春,俘楚王負芻,國祚綿延800余年的楚國正式謝幕。
歲月倏忽,2000多年已經過去。2024年4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淮南市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首次發布武王墩一號墓階段性發掘成果,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楚國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日前從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壽春城遺址考古近期取得重要突破,在遺址西部正中發現一處城墻遺跡,因其主要位于壽縣壽春鎮壽濱村而被稱為“壽濱古城”。壽濱古城的發現,填補了壽春城遺址在戰國晚期城墻遺跡方面的空白。根據過去近40年考古工作積累的經驗,特別是壽濱古城的勘探和發掘提供的重要線索,壽春城遺址考古隊選擇重要區域開展重點勘探和追索,結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衛片,初步框定了面積約14.6平方公里的楚都壽春城外城,但這一觀點仍需考古發掘予以驗證。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王士龍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