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在南艷湖公園,合肥馬協(xié)經(jīng)開分會的幾十位跑友相約在這里,進行10公里或20公里的跑步拉練。5月13日傍晚是這個跑團的第265期活動,讓跑友們非常興奮的是,當晚有一位安徽業(yè)余跑馬的“大神”也來參加活動,他就是祝依飛。
“全省的跑友都認識我”
之所以被封為“大神”,是因為今年42歲的祝依飛,練習跑步近10年,把省內(nèi)大大小小的跑馬比賽的冠軍都拿遍了,而作為合馬特戰(zhàn)隊的總教練和隊員,他和隊友們拿下了國內(nèi)很多比賽的團體冠軍。最近兩年,他取得的成績有:2023年安徽省登山比賽男子冠軍、2023年太和半程馬拉松冠軍、2023年合肥市全民健身運動會迷你馬拉松冠軍、2024全民健跑大賽葉集站冠軍。
祝依飛說:“跑步是一個天然的大圈子,全省參加各種跑步類比賽的人,基本上都認識我,盡管很多跑友只是面熟,記不住……”作為一位草根業(yè)余馬拉松選手,祝依飛已達標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水平了。
祝依飛參賽獲得的部分獎杯
從理工宅男變成跑步達人
祝依飛是一家科研單位的工程師,典型的理工男。曾經(jīng),由于下班后長期宅在家里上網(wǎng)、玩游戲,祝依飛的頸椎、腰椎都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問題,再加上身體偏弱,他還落下了過敏性鼻炎的毛病。
“應該是2015年,為了把身體練好一點,就考慮走出家門,去散散步,發(fā)現(xiàn)天鵝湖四周有很多人跑步,我就試著跑一跑,結(jié)果被拉進了跑團的圈子。”對于自己誤打誤撞開始跑步的經(jīng)歷,祝依飛至今還記憶猶新。
既然練習了,就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第一步是堅持下來,第二步是拿個完賽獎牌,第三步是拿個名次……
從5公里、10公里,拿到了小比賽的冠軍后,祝依飛開始挑戰(zhàn)半馬、全馬。在單位舉辦的職工運動會上,一騎絕塵的祝依飛讓同事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跑步“大神”就在自己身邊。
祝依飛說,自從練習跑步,頸椎、腰椎的問題都改善了,鼻炎的癥狀也沒了,現(xiàn)在一年四季,基本上都不會感冒。
祝依飛為經(jīng)開跑團的訓練領跑
配速是一道分水嶺
配速,指的是跑1公里所需要用的時間。對于一個跑步的人來說,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你配速多少?”配速的快慢,可以說是衡量一個跑者訓練能力和比賽水平的一道分水嶺。
祝依飛告訴記者,跑馬拉松的世界頂級選手的配速是2分50秒左右,國內(nèi)頂級的何杰、吳向東等馬拉松選手的配速,一般是3分鐘左右,而業(yè)余精英的配速一般在3分15秒至20秒之間,而這種配速,騎一輛山地車想追得上,都有點吃力。
專業(yè)選手之所以有這么快的配速,與他們的身體條件、訓練手段、康復保證有很大關系。在很多馬拉松比賽中,經(jīng)常有跑者在最后幾公里倒下,就是因為從起跑開始被專業(yè)選手的配速帶了上去,而不是跟著自己的節(jié)奏跑,導致跑不了半程就堅持不下來了。
為了讓記者直觀感受到配速的概念,祝依飛按他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配速,與記者同時起跑。就像一陣風一樣,祝依飛從記者身邊呼嘯而過,50米之內(nèi),記者就被遠遠甩開,而經(jīng)開跑團的團長陳四安,卻可以緊緊跟著身后。祝依飛說,跑馬的人,手上都有一塊表,以便了解自己的配速。
作為合馬特戰(zhàn)隊的總教練,祝依飛帶著跑友們熱身
達人的模式可以借鑒
每次和跑團約跑,跑友們都會祝依飛這樣的問題:“我們能不能像你這樣,成為跑步達人?”祝依飛的回答是:完全可以!
祝依飛認為,剛開始跑步,只要設定的目標不是太高,都是可以完成的。“雖說剛開始會感覺很累,很喘,但堅持一周后,這些癥狀就會明顯改善。”祝依飛說,如果自己感覺堅持不下來,那就可以加入跑團。現(xiàn)在,每個縣區(qū)都有大大小小的跑團,跑友們在一起,可以相互鼓勵,在歡聲笑語之中,就會把設定的完成。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祝依飛就會看看滿屋子的獎杯、獎牌。他說,每當看到這些閃閃發(fā)光的榮譽,自己不僅有滿足感,更有跑下去的動力。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韋韜 文/攝 李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