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入冬后,一股又一股冷空氣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隨著冷空氣疊加發力,我們中東部“冷冬”速度驟然加速。可有市民會問,不是說2024年會有厄爾尼諾現象嗎,怎么感覺這么冷?厄爾尼諾是假的?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一次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并將持續到2024年春季,只不過氣象劇情發生了一點點轉變。3月7日,安徽省氣象臺發布了2023年安徽冬季氣象報告,數據顯示,安徽今冬(2023年12月-2024年2月)雨雪量為歷史第二多,先后10輪較強冷空氣來襲,江北29個縣(市)出現冷冬。
復雜天氣“組團”出現,合肥達到強冷凍標準
翻開記憶,2023年冬季除了降雪,還出現了凍雨、降溫、雷電等天氣。其中,2023年冬季安徽雨雪量為歷史第二多,江北29個縣(市)出現冷冬。據省氣候中心監測:冬季(2023年12月-2024年2月,下同)全省平均氣溫4.2℃,較常年同期偏低0.3℃;29個縣(市)達到冷冬標準,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區,其中宿州、固鎮、淮北、合肥、淮南為強冷冬等級;全省大部入冬時間集中在2023年11月10-12日,較常年普遍提早5天以上。
降雨方面,全省平均雨雪量24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近七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僅少于2019年;首場暴雨出現時間為2月21日,較常年3月31日提前39天,為1961年以來第三早。全省平均日照時數404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多一成。此外,12月下旬后期、1月上旬至中旬前期及月末、2月上旬末我省多大霧天氣,給交通運輸和民眾出行帶來不便。
共有10輪較強冷空氣突襲安徽
2023年氣溫起伏比較多,記者從省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來看,安徽先后出現10次較強冷空氣過程,其中12月14-16日、2月19-22日分別有33個和65個縣(市)出現寒潮,達區域性寒潮等級。出現3次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過程,分別為12月14-16日、2月1-6日、19-25日。3次過程相比:2月1-6日過程積雪深度更深,亳州、蚌埠、淮南、六安北部積雪深度超過20厘米,最大蒙城24厘米,霍邱、淮南為1961年以來2月最深,界首、渦陽、蒙城、潁上、鳳臺、壽縣、長豐、明光為第二深。
受冷空氣影響,安徽極端最高氣溫主要出現在12月8-9日及2月18-19日,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2月22日和1月23-24日。沿江江北42個縣(市)季降水量排在歷史同期偏多年前三位,其中21個為最多。數據顯示,全省共有65個國家站出現寒潮,9個出現強冷空氣,6個出現中等強度冷空氣,達區域性寒潮事件標準,綜合強度指數為2.73,為歷史2月第七位。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