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在地下的供水管網,堪稱城市肌體的“毛細血管”,將汩汩清泉送入千家萬戶。時間久了,這些管網難免會“生病”,跑冒滴漏,造成水資源浪費,甚至埋下安全隱患。待到萬籟俱寂時,合肥供水集團“雷鋒”聽漏隊手持聽漏棒,用耳朵捕獲來自地下兩米深處的供水管網脈動,從放大幾百倍的聲音中辨別要聽的漏聲。隊伍自2018年成立以來,他們一邊感受無人街頭的寂靜無聲,一邊傾聽地下水網的川流不息,檢出漏點7977處,節約水量約8752萬噸,挽回經濟損失約15579萬元。
不眠深夜 尋找地下管網不尋常的流水聲
打著手電、帶著鐵鉤、撬開井蓋、跪在地上聽漏、合上井蓋……檢漏工作就是每天不斷重復這些動作,枯燥卻必須集中精力?!罢麠l路供水管線沒有問題,為啥還會漏水?”年輕隊員郭相全嘀咕著。花了四個小時,道路兩側被他們用聽漏棒“丈量”了一遍,正百思不得其解時,前方傳來消息,滲水的是排水管線,不是供水管線。松了一口氣的他們沒敢松懈,又在返程過程中排查了一次。
奔走在無數個不眠夜,他們練就“順風耳”,只為尋找地下管網不尋常的流水聲。
合肥供水集團“雷鋒”聽漏隊成立于2018年,別人工作時間都是朝九晚五,而聽漏隊的“出診”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夜間,甚至是深夜。
“前半夜在居民區聽漏。等到后半夜市區也安靜了,再去這些地帶聽漏。”深夜凌晨,走走停停,隊員們也曾遭遇到尷尬和誤解?!按笸砩夏弥ぞ叩教幾叽_實挺奇怪的,以前還遇到有人報警,以為我們偷偷摸摸地要干什么壞事呢!”隊長張楊也有些無奈。
為了準確“把脈”,面對埋得很深的管道,他們必須通過鉆探才能聽清;碰到臭水溝、化糞池,也二話不說就趴上去?!坝龅诫p層混凝土的路基,僅一個探洞就要花費20分鐘才能勉強成功,力求精準常常需要鉆通10余個探洞。”滿手磨出水泡、身上被搖擺的電錘撞紫,這些對他們來說都已經是“家常便飯”。
攻堅克難 鉆研檢漏新方法推動新進展
過去聽漏隊“傳幫帶”,徒弟沒有幾年時間很難出師?!袄卒h”聽漏隊成立后,開始著手梳理方法、巧用儀器。大口徑管網漏點的定位是公認的技術難題,隊員們攻堅克難,鉆研大口徑管道漏點定位技術。
有一次,包河大道一處水泥管出現漏水。漏點位于快車道正中,來往車輛較多,地面無法捕捉到漏水噪聲,屬于典型的大口徑管道疑難漏點。聽漏隊另辟途徑采用“余氯比色法”定位漏點:以冒水點為中心,在5米范圍內打孔約30余處,取水化驗,通過比較余氯濃度高低,判斷漏點位置。搶修開挖后該處漏點定位準確,這也為行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聽漏隊還總結出鉆通管線上方路面再聽音的“鉆孔聽音法”、對比周邊水質化驗結果判斷漏點的“簡易水質法”等全新檢漏方法,并先后用這些方法攻克了金凱花園DN1400鋼管、清溪路潛山路交口DN1400鋼管等大口徑疑難漏點二十多處。
為了培養檢漏搶修人才,隊員們合作設計并創建了安徽省首家集供水閥門管理、管道檢漏、管網搶修于一體的實訓基地,配套建立了全新、完善的實訓標準,形成了《供水管網泄漏定位分析與研究》理論成果,推動了供水管道漏點定位工作在準度、精度等方面的進展。
何懼風雨 五年節約水量超8000萬噸
如今合肥市供水管網已達11600多公里,服務面積897平方公里,用戶316萬戶。管網越來越長,服務人口越來越多,由于漏點的準確定位,供水管道的維修從過去的“開膛破肚”變為今天的“微創手術”,提升了維修的時間和效率,保障了市民用水安全。
在過去的幾年里,聽漏隊還走進校園、小區、企業,義務聽漏,盡心勘查,解決內部管網漏水問題。一次,合肥師范附小四小向聽漏隊求助。隊員們拿著校方提供的圖紙,勘查校內復雜的供水管道位置,一一排查。排查至體育館時發現周邊窨井內有大量清水,憑借著職業經驗,他們判定周邊必有漏水存在。仔細聽漏后,果然發現消防管網漏點2處。
背著二十多斤重的聽漏設備,一走就是十幾二十公里,隊員們每天的步數都超過2萬步,每人步行累計超過3萬公里,5年下來相當于900個“馬拉松”。如今,他們的行走軌跡能準確“描繪”出一幅城市地圖。
“夏天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最難熬的是冬天,零下幾度寒風颼颼。”不過,這種腳力鍛煉也讓他們收獲了不錯的耐力,“走一下午,一點疲倦感都沒有?!崩详爢T張華德感慨道。
隨著檢出的漏點越來越多,他們的技能也日漸成熟。在2023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四屆全國城鎮供水排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上,隊長張楊、隊員李昀蔚分別榮獲這項國賽供水管道工賽項第一名和第二名。聽漏隊先后榮獲安徽省工人先鋒號、安徽省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第九批全國學雷鋒示范點、第九批安徽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等榮譽稱號,隊員個人先后獲評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勞動模范、安徽工匠等。
成立以來,“雷鋒”聽漏隊全年無休,近年來共巡檢管網21000余公里,檢出漏點7977處,定位準確率達99.8%,節約水量約8752萬噸。
(金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