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一名IP屬地顯示在安徽的女子通過微博發帖稱,自己微信中的一名不知是何人的微信好友多年前將微信名改為“文件傳輸助手”(后改為“微信傳瑜助手”),頭像也改為與微信自帶的“文件傳輸助手”相似頭像,導致她被騙了9年,傳輸了各種隱私信息,讓她細思極恐。記者獲悉,目前該女子已經報警。
女子稱被網友偽裝“文件傳瑜助手”偷窺隱私
該女子于2月26日17時許,在新浪微博發文稱:“真是沒想到網絡上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一個網友把名字改為文件傳輸助手和頭像(最近改為文件傳瑜助手)。我發送了自己的身份證、照片、視頻等等各種私人信息。這個人竟然沒有提醒我一句,一直偷窺我的朋友圈和我的私人信息。本人已經報警。”
該女子稱,她就這樣被對方騙了9年,最近這名好友發了朋友圈,她才發現對方并不是微信自帶的“文件傳輸助手”,其發信息詢問對方是誰,也沒有得到回復。
“在這9年里,這個人之前從來沒發過朋友圈,而我為什么最近發現,因為他把名字改成了‘文件傳瑜助手’并且發了朋友圈。這9年以上的時間,我發過各種照片,包括身份證、銀行卡、手持身份證照片、房產證、自拍照、自拍視頻、學歷證書等等所有隱私信息。期間我還打過視頻電話看自己的儀表,但對方也沒有接過。”
該女子稱,自己名下暫沒有貸款之類的犯罪行為,但是非常擔心。目前她已經報警,但警方還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她聯系微信客服也尚未有回復。
她希望大家警惕此類事件,提高辨別能力。
女子已向警方報警
此事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紛紛查看自己的微信好友里有沒有這種行為,大家認為這種偷窺隱私的行為非常可恨,是侵犯隱私的侵權行為,應該付出法律的代價。
也有網友認為,微信名稱是無法改為“文件傳輸助手”或“文件傳瑜助手”。
對此,這名女子在微博發文回應稱,“經過測試近些年微信已經不能使用同名昵稱,但之前可以使用同名,根據評論區同樣受騙的姐妹經驗。”
據了解,此前,“微信文件傳輸助手”背后是真人的傳聞就曾在一些社交平臺熱傳,騰訊微信團隊對此回應:抱歉,查無此人。“你發給‘文件傳輸助手’的小秘密,只有你自己知道。”
2月28日,記者進行了嘗試,當記者試圖把自己的微信昵稱改為“文件傳輸助手”或者“文件傳瑜助手”時,系統顯示:“操作不成功,請修改或稍后再試。”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該女子的確已經向警方報警。
律師: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萬商天勤(上海)律師事務所程亮律師稱,對方故意通過修改微信名稱、頭像的方式,使得微信用戶誤以為自己發送的文件、信息等只能自己看到,且持續時間長達幾年之久,由此可見,對方故意窺探他人隱私、獲取他人信息的主觀心態是明顯的。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否則構成侵犯公民隱私權,需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非法獲取包括微信等社交媒體賬號在內的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也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此外,如果利用獲得的個人信息從事其他活動,造成權利人損失或者其他社會危害的,還可能構成詐騙等其他犯罪行為,將會面臨法律的嚴懲。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