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阜陽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副主任賈亮一直以來十分關注職業教育發展。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賈亮準備了多份建議,呼吁激勵企業高技能人才投身職業教育,加強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管理,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賈亮(戴口罩)指導學生實踐操作
激勵企業高技能人才投身職業教育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出臺了一攬子政策。賈亮表示,新一代產業技術工人隊伍來自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大量企業高技能產業技術工人投身職業教育。
“有些教師以前是企業人員,現在到職業院校擔任專職教師或兼職教師。由于身份問題,導致了無法參評大國工匠、勞動模范等榮譽,嚴重影響職業院校引進企業高技能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賈亮表示,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教師應該也有機會評選大國工匠、勞動模范。
為此,賈亮建議,評選條件應向高技能人才傾斜,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從事一線技能教學教師(需在企業從事本專業工作一定年限后進入到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的實訓教師)應與企業一線技術工人同等對待。“建議在評選條件中增加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老師評選數量和名額占比,影響更多企業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任教,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傳承下去。”他說。
同時,他建議明確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參評的資格。“調整評選指標體系,充分考慮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的特點和貢獻。評估指標應包括在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上的表現。加強對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工匠的宣傳和培養,提高他們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他表示,應當優化“大國工匠、勞動模范”評選條件,建立科學公正的評選機制和流程。
“對于既是企業一線職工,又是‘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兼職教師,這種雙重身份的高技能人才,可以根據他自身的特殊性自由選擇參評身份,激勵更多企業高技能人才投身國家職業教育建設。”賈亮說。
職業教育開展聯合培養、轉專業等多樣化學習路徑
“目前在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都是在探索,摸著石頭過河。”賈亮說,當前,職業院校要適應社會需求,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必須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建議制定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管理辦法,對于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率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
通過走訪調研,賈亮建議,在校校合作中,加強資源共享。“通過與其他院校的合作,共享優質師資、實驗設備和教學資源,推動學生交流。”他建議,開展聯合培養、轉專業等多樣化學習路徑,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在校企合作方面,他則建議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建設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實踐實習基地和技術研發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就業崗位。
“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等單位組成職教集團,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交流和管理優勢互補,推動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賈亮說,推動校企合作,從而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培養出更多適應于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實習生 潘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