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是生活垃圾的“量產高峰期”,熱水袋、暖寶寶、冬季服飾……這些“取暖神器”一旦退役,要如何歸類呢?2月7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了一份與春節相關的“生活垃圾分類”指南。
提起垃圾分類,市民們都知道主要分為四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即將到來的龍年春節,每家每戶都會準備好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酒足飯飽后該如何處理“殘羹冷炙”?答:食物殘渣、蝦殼、魚骨、火鍋底料等,都是廚余垃圾。飲料瓶、易拉罐、牛奶盒子等都屬于可回收物。大棒骨、貝殼類等質地堅硬不易粉碎的食物殘渣,用過的紙巾、濕巾,火鍋底料袋、火鍋丸子的包裝袋,一次性碗筷等,都屬于其他垃圾。
“取暖神器”一旦退役,該如何歸類?答:帽子、手套、護膝、羽絨服、棉襖、鞋襪等由布、毛線、合成纖維、棉質材料等可回收材質制成的,都屬于可回收物。冬季常用的熱水袋,一般以橡膠材質為主,部分采用植物纖維制成的塑料與橡膠相結合,以及一些PVC材料,都是很好的回收利用資源,屬于可回收物。冬季常用的發熱貼其主要成分為鐵粉與活性炭等,在高純度鐵粉中加入催化劑后,鐵粉會與氧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釋放熱量,這些成分對人體和環境無益無害,屬于其他垃圾。
春節期間也是快遞量大的時期,收了快遞后要如何處理快遞包裝?答:目前市面上的快遞包裝最常見的有兩種:箱盒式包裝和袋式包裝,袋式包裝又分薄型快遞袋和氣泡膜快遞袋。如果有的物品在長途運輸中易碎或者容易變形,商家們還會添加氣泡袋、氣泡膜、氣泡枕等來保護商品。其中,快遞包裝中的紙板箱、泡沫箱、卡紙封套等是可回收物。快遞包裝上的膠帶制品、無法去除粘性的紙板或泡沫、尼龍制品,還有很多快遞外面套的一層薄型快遞袋、編織袋以及污損塑料袋等,都是其他垃圾。另外,一些盒內填充物,比如防碎氣泡膜、氣泡袋、氣泡枕、泡沫填充物、有復寫功能的快遞單等也是其他垃圾。
冬季也是流感高發期,期間產生的垃圾該如何分類?答:廢棄的溫度計,包裝瓶、鋁塑板、包裝紙等直接接觸過藥品的包裝,過期的藥物都屬于有害垃圾。在家熬完中藥,中藥渣屬于廚余垃圾。使用過的口罩、創可貼、消毒濕巾等,屬于其他垃圾。退熱貼是由高分子凝膠、純化水、甘油等組成,不含有毒物質,屬于其他垃圾。對于存在發熱、咳嗽、咳痰、打噴嚏癥狀的人,或接觸過此類人群的人,需將他們使用過的口罩消毒后,再丟入“其他垃圾”桶,否則應投入“有害垃圾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