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工程建設項目履約質效,2023年12月以來,合肥市公管局聚焦中標企業關鍵人員未到崗履職、涉嫌轉包、違法分包、延期交工以及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開展為期3個月的標后履約專項整治行動。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春節前,第一階段的專項整治取得突破性進展,有力打擊了標后履約過程中違法違規行為,推動了招投標市場的持續凈化。
聚焦問題線索重點查,合肥市公管局牽頭開展全市建設工程項目標后履約專項整治行動,梳理排查轄區內涉及投訴舉報、存在標后履約問題及施工現場存在嚴重安全質量隱患的項目。通過縣區自查、集中整治等工作,檢查全市在建項目646個,涉及建設單位266家、施工單位461家、監理單位207家,發現并處理問題34個。開展近2年來已處理的標后履約問題項目“回頭看”,進一步擴大檢查范圍,“全方位、無死角”排查標后履約,共檢查項目110個。
按照“邊查邊改”原則,分級分類處理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的問題。情節輕微的,約談相關負責人,并督促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予以處理;涉嫌違法犯罪、違紀違規的,移交公安機關或紀檢監察部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公開曝光。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合肥市公管局共給予4家企業記分處理并公開曝光,約談9家企業并責令限期整改;將11家存在涉嫌轉包、違法分包的企業移交行業主管部門處理。
同時,合肥市公管局還開展了標后履約“兩場聯動”“四不兩直”深入163個項目現場,通過實地查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查閱項目資料、與相關單位人員談話等方式,查找問題、督促整改、依法處理、公開曝光,依法查處存在轉包、違法分包行為企業,涉及合同金額約440億元。辦結標后履約案件55件,對17家標后履約存在嚴重違約企業記不良行為記錄。
(通訊員 胡晉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