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聯圩濕地,鳥兒翩翩起舞
十八聯圩濕地
2月2日是第28個“世界濕地日”,今年濕地日的口號是“人與濕地 生命交織”。當天,在十八聯圩濕地,由合肥市濕地保護協會、巢湖研究院和合肥日報傳媒集團“小仙的自然派”融媒體工作室共同主辦的第28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活動召開。活動公布了2023年最新記錄的巢湖鳥類調查的成果,同時“小仙的自然派”融媒體工作室首批“新型通訊員”隊伍正式成立。
2023年巢湖共發現鳥類新記錄9種
活動現場,巢湖生物資源調查鳥類專家公布了2023年度最新數據,全年巢湖共記錄到鳥類18目59科287種鳥類,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9種,有東方白鸛、黃胸鹀、青頭潛鴨、卷羽鵜鶘、黑臉琵鷺、黑嘴鷗、白頭鶴、白鶴、烏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8種:黑頸??、白琵鷺、白腰杓鷸、水雉等。記錄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受威脅鳥種15種,其中CR極危3種:青頭潛鴨、黃胸鹀、白鶴,EN瀕危4種:東方白鸛、黑臉琵鷺、鴻雁、蒙古沙鸻,VU易危8種:小白額雁、白頭鶴、紅頭潛鴨、尖尾濱鷸、藍翡翠、烏雕、白喉林鹟、田鹀。
2023年還有一項重要記錄,就是環巢湖新記錄鳥種的發現。全年一共發現9種新記錄,分別為卷羽鵜鶘、漁鷗、小黑背鷗、蟻鴷、小太平鳥、矛斑蝗鶯、煙腹毛腳燕、中杜鵑、斑臉海番鴨。而發現這些新記錄的愛鳥人士分別為童家強、夏家振、孫葆根、韓玲、張忠東、姜金山以及陳旭。
“小仙”工作室迎來首批新型通訊員
當天,本報“小仙的自然派”融媒體工作室首批“新型通訊員”隊伍正式成立。該融媒體工作室聚焦生態、環保、自然等領域,以線上+線下模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致力于建設為一支生態合肥的宣傳隊伍,舉辦一系列生態公益活動,產出一批展示生態合肥的融媒體產品,講好合肥人自己的生態故事,營造全民參與生態建設合肥自然保護的良好氛圍。活動現場還發放了“小仙的自然派”融媒體工作室特邀顧問聘書,專家團隊來自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合肥植物園等社會各界。
新的一年,該工作室也繼續向廣大市民征集鳥類、植物、昆蟲等自然生態相關的影像作品,呼吁全社會參與濕地保護,認識濕地、了解濕地、愛護濕地。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 實習生 王劍嵐
圖片由新型通訊員陳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