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綠水青山帶“笑顏” 八百里皖江景如畫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張晨 分享到 2024-02-01 09:09:53


長江陳家圩段整治后。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安徽蕪湖的十里江灣人民公園常年景色宜人,在這里,下棋的老人、散步的情侶、歡樂的孩童,構成一幅“十里江灣”畫卷。公園里的濱江灘涂風貌區,時常吸引新人前來拍婚紗照,很是甜蜜。

  蕪湖十里江灣人民公園:

  群眾休閑健身觀光新熱點

  上個世紀末,南起澛港大橋,北至青弋江口,10.4公里的蕪湖江邊,密布著200多個非法碼頭、300多家船舶中介,排污、野蠻施工等亂象叢生,影響當地居民正常生活,更影響蕪湖全市的飲用水安全。

  2017年以來,蕪湖市借中央環保督察東風,下大力氣對十里江灣及上下游非法碼頭修造船廠、非法采砂點進行拆除清場,清理垃圾1800余噸,拖離拆解船只120余條,釋放長江干流岸線近30公里,騰出灘涂陸域面積6000畝,完成植樹造林11600畝,長江岸線1公里范圍內應綠盡綠,十里江灣已成為人民群眾休閑健身觀光的新熱點。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江江豚數量不斷增多

  記者來到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工作人員正在給人工養殖的11頭江豚投喂食物,許多家長正帶著孩子一睹江豚“笑顏”。據悉,在此之前,這里剛剛誕生一頭江豚幼崽。

  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江豚淡水亞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微笑天使”,是長江健康與否的“指示器”,種群極度瀕危。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室主任張西斌告訴記者,該保護區全長58公里,2006年保護區的江豚數量為40頭,目前已增長到60多頭。“近年來長江生態保護成果非常顯著,特別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江豚數量的增多。”

  自2021年6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和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共同牽頭,支持各民主黨派中央和無黨派人士開展為期5年的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以來,多個民主黨派組織專家前來保護區調研。張西斌認為,民主黨派參與長江大保護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銅陵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銅陵市委會主委鄭曉艷說:“對長江沿岸(銅陵樅陽段)開展大保護民主監督,不但拓寬了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新途徑,也為我們在長江大保護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知情建言、參政議政、推動發展的有效渠道,增強了全社會參與長江大保護的力量。”

  “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碩果累累,民主監督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共銅陵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蔣寧介紹,下一步,銅陵市委統戰部將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繼續做好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的服務保障,共同筑牢長江下游生態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池州港507碼頭:

  時尚與傳統交織互融

  池州港507碼頭于1970年開始籌備建設,1972年竣工,是上海后方基地的專用碼頭,它的建設提升了池州地區港口吞吐能力,加快了港口建設步伐。

  曾經的池州港507碼頭破敗不堪,垃圾成堆。如今,得益于池州市濱江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這里一派水清、岸綠、景美、怡人的景象。漫步其中,時尚與傳統交織互融。映入眼簾的是草坪、健身廣場、兒童樂園,一個個現代藝術街景點綴其間,為城市增添了幾分活力。

  “濱江生態修復項目實施過程中,民主黨派成員積極建言獻策,根據他們的建議,我們增添了一些游樂健身設施及老人活動區域,民主黨派成員來自各行各業,集中了各方面的智力資源,對公園功能設施的完善起到促進作用,老百姓很滿意,現在來公園的游客也多了。”池州市住建局重點處工作人員唐昊說。

  馬鞍山長江東岸:

  華麗變身5A級旅游景區

  馬鞍山是一座山水相間的生態之城。城市依山環湖擁江而建,素有“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譽。該市以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為突破口,實施長江兩岸綜合整治,向山礦區生態修復和綠色轉型發展,薛家洼、浮沙圩、凹山礦坑等發生巨大變化,成為網紅打卡地。長江大保護也讓馬鞍山長江東岸實現從臟亂差到5A級旅游景區的華麗轉身,游客紛至沓來,文旅業態日益繁多。

  專項民主監督“期中”答卷:

  堅持問題導向 深入調研真監督

  據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介紹,近年來,安徽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到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過程,組織開展長江安徽段“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新一輪提升工程,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2022年,安徽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2.8%,連續三年超九成,環境信訪事項辦理群眾評價得分由2017年全國第14位上升至全國第4位。

  在中共安徽省委統戰部牽頭支持下,2022年起,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首次參加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作為安徽省知聯會副會長、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組組長,羅宏深知無黨派人士參與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的重要性。接到任務后,羅宏全面系統謀劃民主監督工作,從五年工作實施方案、年度工作計劃、調研提綱和方案等的審定,到具體工作實施、形成調研報告成果等,先后組織赴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開展監督調研,建立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省直部門管理人員、科研院校和企業專家學者組成的民主監督專業團隊,積極推動調研成果應用轉化。

  “我們在民主監督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研真監督,不斷加強對一些制約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期性、普遍性、關鍵性問題的調研,努力提出高質量建言,推動實現民主監督工作由‘打基礎’向‘上水平’階段穩步邁進。”羅宏說,在監督中促進學習、在監督中增進共識、在監督中提高能力,向中共地方黨委政府反饋意見并提出解決的思路對策。

  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進程過半,已進入攻堅階段。此間,八百里皖江正書寫著專項民主監督“期中”答卷。

3.jpg

對口監督黨派 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

  致公黨中央以“智”謀“治”

  守護皖江一波碧水

  在距地約七百公里的高空中,觀測衛星正勤勤懇懇地工作著。

  利用“千里眼”,它們夜以繼日地拍攝著長江流域安徽段的照片,不同的是,這些照片沒有精巧的構圖和美麗的畫面,傳遞到研究中心后,所有景色和數據都被繪成了一幅幅層次分明、清晰易讀的遙感影像圖。

  植被覆蓋率、湖泊總磷含量、懸浮物數量……將所有影像圖連在一起,這些“星星”刻畫出了致公黨開展安徽省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的每一個腳印。

  “2021年至今,我們全程結合了衛星遙感技術對長江安徽段進行實時監測,為民主監督提供科學依據,”致公黨中央參政議政部部長鄭業鷺說。

  致公黨中央啟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后,首先制定了一份“五年規劃”,標出農業面源污染、城鎮污水處理、血吸蟲病防治等十個重點領域,作為后續行動的指引。

  “第一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建立各項機制,全面、詳細地了解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情況,”鄭業鷺說。在致公黨中央委托下,由致公黨中央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高級專務顧行發團隊搭建起的“天匯地球-長江督察版”遙感監測平臺,就是幫助摸清情況、實時觀測變化的有力工具。

  進入這個在線平臺,能夠看到各個城市當下的綠化水平,也能了解一年前長江干流中葉綠素a的濃度如何,從而做到每個舉措“對癥下藥”。“衛星遙感有高頻次、長時序、大范圍的優勢,能夠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長江大保護工作進展,為民主監督提供信息支撐。”

  在長時間的跟蹤觀測中,“星星”們看到的其中一個變化,是合肥、黃山等城市水體污染程度的下降。

  幫助實現這一點的,有工業園區中建起的一座座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有不斷推進的廢棄礦山修復行動,也有致公黨專家對世界各國水生態環境治理方法進行比較、研究后提出的建議。

  “致公黨是具有鮮明僑海特色的參政黨,我們在工作中也注重運用國際視野,其中之一就是開展河湖生態環境保護的國際比較研究”,鄭業鷺說,“顧行發、安雪暉、胡德勝、侯鵬、高大明、魏軍林、王軍、孫鈺、張永利、趙冠群等十位致公黨專家學者對比了多瑙河、泰晤士河、塞納河等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河湖生態環境治理做法,從政策法律、管理規劃、監測及生態修復技術、污染治理等角度,提出了以法治化、標準化、技術化推動依法、科學、精準治污,建立完善流域間多層次、多元化的協調機制,重視基礎研究,開展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難點攻關,加強制度保障和資金保障,推動公眾參與等多條針對國內河湖治理和保護的相關建議。”

  三年來,除了天上的“星星”在觀察著長江的種種變化,地上的人們也走到了河流邊、田野里。

  稻漁綜合種養基地的農藥殘留危害土壤,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組織團隊對沿江五市的農業面源污染開展調研;長江銅陵段是江豚的家園,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旭東連續多年提議將江豚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2023年8月,銅陵市再現江豚嬉戲的場景在短視頻平臺上流傳,讓不少動物保護者感到欣慰。安徽省也建立了全省智慧長江綜合管理系統,陸地觀測衛星和攝像頭、雷達等設備一起搭建的數據庫,將能夠為水位監測、違法處置等工作提供更加協同的統一平臺。

  “五年計劃”走到第四個年頭,致公黨的民主監督工作重點轉向城鎮、工業、船舶港口的污染防治,“星星”的視線也仍在不斷記錄著、期待著長江的每一次變化。(作者 王曦澤)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西明:

  以民主監督的實效 共同守護一江清水

  安徽馬鞍山薛家洼生態園已成“城市會客廳”、蕪湖十里江灣蝶變成網紅公園、“水中國寶”江豚追逐嬉戲于長江……近年來,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深入推進,長江沿岸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

  在這一幅幅徐徐展開的大美長江圖背后,民主監督同向發力,凝聚起了長江生態保護的合力。

  2021年6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和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共同牽頭,支持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開展為期5年的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在安徽,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作出批示,省委、省政府多個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文件都把支持致公黨中央對口安徽省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作為重要內容。

  “扎實做好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要準確把握民主監督性質定位,發揮特色優勢,查實情、建真言、獻良策,幫助各級黨委和政府改進工作的同時,積極發現好典型,總結好經驗。”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西明強調指出。在支持配合致公黨中央對口安徽省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中,安徽各有關單位和地方以堅定的政治站位、務實的工作舉措打好民主監督的“配合仗”、整改落實的“主動仗”。

  長江大保護,共抓是關鍵。“安徽積極部署聯動梯次推進,讓民主監督走得深走得實。”張西明說。據介紹,安徽同步開展了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無黨派人士對口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聚焦長江干流(安徽段)流經的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5市以及合肥巢湖,突出“禁新建”“減存量”“關污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生物多樣性保護”等8個方面內容開展專項民主監督。

  與此同時,強化落實、抓好問題整改。例如,致公黨中央指出安徽省存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性不足等問題,推動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統籌安排資金500萬元,建立了全省智慧長江綜合管理系統,目前已初步實現沿江5市數據通聯。

  “支持配合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是政治責任、系統工程,專業性強、期望值高。”張西明表示,下一步將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推深做實,用新的成效助力譜寫好長江(安徽)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記者 吳蘭)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中西区| 五寨县| 霸州市| 河北区| 塔河县| 长兴县| 茌平县| 迭部县| 开江县| 临洮县| 绥宁县| 颍上县| 方正县| 威信县| 衡山县| 常熟市| 剑川县| 横峰县| 固安县| 福建省| 美姑县| 七台河市| 宣恩县| 芜湖县| 宜君县| 隆尧县| 来安县| 罗源县| 繁昌县| 调兵山市| 桂平市| 改则县| 南涧| 台东县| 康平县| 涞水县| 伽师县| 大姚县| 凌云县|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