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為一名80后,卻跟臟臭的糞水打了12年交道;一輛車、兩個人,清掏著這個城市角角落落的糞便,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近日,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學思想 建新功”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合肥市廬陽區(qū)城管局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中心清運班的班長劉學義作為全國住房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遴選的10名先進典型之一,登臺講述自己默默奉獻在掏糞崗位上的故事,展示了新時代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時代風采和奮進姿態(tài)。近年來,他先后獲得了全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勞動模范、安徽省“優(yōu)秀環(huán)衛(wèi)工人”、合肥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投身:師傅帶路,適應“臟臭”
掏糞工職業(yè)默默無聞,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跟臟臭的糞水打交道?!坝腥藛枺鳛橐幻?0后,你正值青壯之年,啥工作不比掏糞工光鮮?干這行你后悔嗎?說實話,我也曾這么問過自己?!眲W義說,人們排斥臟臭的氣味,是一種本能反應。
剛到掏糞工崗位,劉學義就拜師掏糞清運班的環(huán)衛(wèi)老勞模吳電生。他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出任務是去清掏一個老舊小區(qū)的化糞池。
“那年8月份的合肥又熱又曬,當吳師傅把化糞池蓋子打開的那一刻,惡臭和沼氣的熱浪,混著小飛蟲,撲面而來,再加上一些視覺沖擊,我惡心得沒忍住,直接就在現(xiàn)場哇哇吐了起來。”劉學義說,當時吳師傅并沒有責怪他,而是默默地遞給他一條毛巾,輕聲細語地引導、鼓勵。
“當時我坐在一旁,一邊拿著毛巾捂著嘴,一邊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眲W義說,雖然心里排斥,但工作任務擺在那里,他也不能老看著吳師傅一個人忙,就跟著他打打下手。從那以后,他跟著吳師傅邊干邊學,學會了勞動技巧,也學到了甘于奉獻的品質(zhì),慢慢適應了掏糞工作,也從吳師傅口中的“小劉”成為了清運班的班長“老劉”。
“有一年夏天,我接到了一個疏通老舊小區(qū)化糞池的任務。因為缺少物業(yè)管理,那個小區(qū)化糞池已經(jīng)有些日子沒有清掏過。當打開化糞池蓋子時,我看到池里糞便的表層已經(jīng)干結硬化,人都能直接站在上面,吸糞車的管道無法直接插入處理。”劉學義說,這種情況很少見,為了能將糞便抽上來,他和工友們商議,往池里不斷灌水,讓結塊的糞逐漸稀釋。
“化糞池中央開始松動,但抽糞工具卻夠不到邊角,我只好拿著糞瓢便跳入池內(nèi)用力攪動。”劉學義說,那個池子底部有8、9個平方米,可無奈池子入口太小,他只能側(cè)身攪動,干起來很費勁。每攪一次,沼氣與糞便混合的刺鼻味道就直沖上來,用不了半個鐘頭就頭昏腦脹。就這樣,整整清掏了一天,經(jīng)過反復沖洗,這個化糞池的疏通任務終于完成。
可到這里還不算結束,清運化糞池里的糞便,要等到罐車內(nèi)的氣體釋放完畢,再戴上防護眼鏡和防毒口罩,進入內(nèi)部清理雜物,用高壓水槍對罐內(nèi)的各個角落進行沖洗……“當全部清理、疏通完成后,我真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汗水混合著糞水,兩種氣味混合在一起,粘在身上洗幾遍都散不了?!彼f。
堅守:工作量翻番,迎難而上
廬陽區(qū)是合肥老城中心,雖然繁華,但也有著基礎設施老舊、交通擁堵等老城區(qū)的通病。從2011年開始,廬陽區(qū)城管局環(huán)衛(wèi)管理中心直管公廁的數(shù)量從61座增加到了95座,十多年時間,工作量將近翻番,但掏糞工人數(shù)不增反減,從原來的9個人,減少到了5個人。
為了讓95座公廁順利運轉(zhuǎn),每天天一亮,劉學義就和幾個同事開著糞車穿梭在大街小巷。老公廁基礎設施不好,管道不通暢、毛病多,得常去看看;市中心不好停車,作業(yè)要趕早,動作要迅速……這么些年下來,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賬”。
明教寺西公廁位于合肥最熱鬧的步行街區(qū)中段,每到小長假,街上人擠人,廁所也要排隊上。前些年的一個“五一”小長假前,劉學義和同事們忙完工作,本以為可以安安心心和家人過個節(jié),卻在放假第一天,傍晚接到了單位同事的電話,“老劉,明教寺西公廁堵了,你快來看看吧”。
“那個時候,我們一家親友圍坐一起,一桌飯菜剛上桌。”掛掉電話,他趕忙放下了碗筷,跟親人們打了個招呼,就急忙聯(lián)系工友,拿起放在家中的備用工具,趕了過去。
“等我到了一看,污水混合著糞便已經(jīng)淌到了公廁外的路面,還在不停地往外冒,來來往往的游客都捂著鼻子踮著腳、繞著路走。”看到這個情況,劉學義連鞋都沒來得及換,就和后來趕到的同事開始排查堵點。
“雖然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堵點,但無法疏通。我慢慢將專用的疏通管伸進了堵點,嘗試了幾次,都因為管子不夠長,總是鉤不到?!眲W義說,情急之下,他擼起袖子,俯下身子,屏住呼吸,一只手撐在污水中,一只手伸進了下水口,慢慢拿著疏通管往前摸,臉和污水貼得越來越近。
“終于,疏通管鉤上了。我調(diào)整了一下姿勢,準備把堵塞物慢慢拽出來。”他正在高興的時候,不料,長時間支撐著身體的左手滑了一下,整個人臉朝下摔倒在了糞水里,臉上、身上都被糞水浸透了。
奉獻:接力愛心暢通,志愿服務500多戶
多年來,日常工作之外,劉學義還主動擔負起了一項新的使命——作為合肥“愛心暢通小組”的組長,帶著工友們義務幫助轄區(qū)居民清掏下水管道。
劉學義告訴記者,這項志愿服務工作始于2014年。當年,他的前輩、掏糞工吳保文帶領大家成立了“愛心暢通小組”,免費為轄區(qū)孤寡老人、困難群體疏通下水管道?!澳菚r候,我還只是小組的一名成員;現(xiàn)在,吳勞模因為身體原因調(diào)整崗位,我正式接過了志愿服務的‘接力棒’,繼續(xù)把愛心暢通的傳統(tǒng)傳承下去,為需要的人帶去溫暖?!眲W義說。多年來,他們志愿服務的腳步走過500多個家庭,“城管送春風,愛心惠民心”等一面面錦旗,是群眾對他們的認可,也是最大的鼓勵。
“為什么要當一個掏糞工?干這行后悔嗎?時間給了我答案——做實事、做好事,為群眾、為社會,我不后悔!我也一樣堅信,看似不起眼的清掏工作,卻是確保這座城市正常運轉(zhuǎn)的重要一環(huán)。”劉學義說,雖然自己已經(jīng)年過不惑,但對于環(huán)衛(wèi)掏糞工這份職業(yè),更加堅定,將會繼續(xù)堅守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實習生 潘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