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懷了雙胞胎,產檢后被診斷為雙胎輸血綜合征,一胎兒明顯選擇性生長受限,發展下去兩個胎兒隨時都有可能胎死宮內。近日,在合肥市(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西院,為一例雙胎妊娠(單絨雙羊)雙胎之一發育異常的孕婦,實施了胎兒鏡下雙極電凝減胎術,助力另一胎兒健康生長。該項手術填補了安徽省內技術空白,達到國際水平,最大程度保障了母嬰安全。
若一胎兒胎死宮內,或致另一胎兒腦癱
患者李女士是一位雙胞胎準媽媽,早孕期產檢時在異地確診為“雙胎妊娠(單絨雙羊)”,兩個寶寶共用一個胎盤生長。然而隨著懷孕月份遞增,在當地醫院產檢時,考慮為雙胎輸血綜合征可能,全家人從喜悅陷入焦慮不安中。
為尋求進一步診治,李女士來到合肥市(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西院就診,經診斷,李女士為雙胎妊娠(單絨雙羊)雙胎輸血綜合征(III期)。該孕媽是典型的單絨雙羊雙胎,帆狀胎盤,一胎兒明顯選擇性生長受限,兩胎兒體重差異竟然高達38%,再發展下去,兩個胎兒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胎死宮內的風險。
經過商量,孕婦及家屬考慮,鑒于另一小胎兒出現了明顯的大腦皮質發育不良,希望留下健康孩子。該院執行院長、母胎醫學專家鄭明明介紹:“如果其中一胎兒胎死宮內,兩個胎兒血管相連互通,瞬間會讓另一健康胎兒缺血、缺氧,易導致存活胎兒的腦損傷甚至腦癱風險。”李女士需要及時進行手術干預治療。
1月15日,在多學科緊密合作下,鄭明明教授在局麻下給該孕婦實施胎兒鏡下雙極電凝減胎術+羊水置換術+羊膜腔穿刺術。
胎兒鏡下減胎術 護住健康寶寶
術中,定位穿刺點,胎兒鏡進入到小胎兒所在的羊膜腔內,通過鏡頭尋找游離段的臍帶,因為受到胎兒肢體等組織及胎動的干擾,手術精準度要求極高,對醫生的技術操作是一大考驗,在超聲熟練配合下,徹底阻斷了臍帶血流,手術成功。術后24小時復查超聲,存留胎兒胎心正常,各項血流狀態良好,手術達到預期成效。
“相對于射頻消融減胎治療,該項手術方式更加直觀,可視性更強。”鄭明明介紹,雙極電凝作用范圍只限于雙極兩端之間,對機體組織的損傷程度和影響范圍小,使雙極兩端之間的血管脫水而凝固,達到停止血供的目的,臍帶上取兩個點分別凝固,杜絕了凝固不徹底的后患,這種手術方式避免了因為凝固不徹底而導致的留存胎兒貧血甚至死亡等后遺癥。
在該手術后第3天,又有一位單絨雙羊雙胎孕媽在孕23周+6天,做檢查時發現其中一個寶寶四肢均存在畸形,鄭明明會診評估后為孕媽媽實施了胎兒鏡下雙極電凝減胎術,手術順利,目前母胎狀態良好。
對于多胎妊娠發生特殊、復雜情況時,該項技術的開展對眾多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極大地保障了母嬰安全。據介紹,該院作為安徽省合肥市兩級產科質控中心、合肥市產前診斷質控中心,開創胎兒疾病多學科聯合會診及產前產后一體化診療模式,一站式解決母胎孕期和產后的各種問題,全面護航母嬰健康。(鮑璀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