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連戲、舞蹈、小品……距離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全國各地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1月25日,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西塘村處處張燈結彩,一場紅紅火火的“村”晚,即將拉開大幕啦。歡快的音樂隨著空氣四處晃悠,喜慶的氛圍撲面而來。聽說晚會有很多好看的節目,四鄰八鄉的村民們都來“趕趟兒”了, 這場文化大餐奏響了美麗鄉村的新樂章。
“迎新年,過大年!”踩著動感的節拍,舞蹈《過年了》拉開了整個村晚的序幕。器樂演奏《溪行桃花源》曲調婉轉悠揚,仿佛向觀眾描繪了一幅依山種茶、抱水而居、幸福祥和的田園徽州圖。好看的節目接連上場,隨后登臺的《跑猖》更是將整場晚會推上高潮。徽州目連戲被稱為“百戲之祖”“中國戲曲活化石”,早在2006年,祁門《徽州目連戲》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本次晚會,目連戲《跑猖》的表演可謂是原汁原味、古樸神秘,正當大家認真欣賞劇目時,演員展現的“噴火”動作震驚全場。“太厲害了!”面對演員精湛的技藝,觀眾響起熱情的掌聲。
隨后,女聲二重唱《如愿》、舞蹈《那祁紅》、小品《警民一家親》陸續登場。“很開心能在家門口看到這么精彩的節目,這些表演不僅豐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讓咱們對祁門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西塘村村民王舒逸興奮地說,讓他感到自豪的是,村民們自制一條長約20余米的生肖龍也來到現場,吸引了很多村民前來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精彩紛呈的演出之外,晚會還融入猜謎、寫春聯、生肖文物大聯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祁門縣文化館、書法家協會的文化愛好者們為村民現場寫春聯、送祝福,忙得熱火朝天。“好看,不要錢,還送到家門口”,喜“提”春聯的村民們笑得開懷。圖書館安排的猜謎活動熱潮絲毫不減,每個謎底都與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息息相關,謎底的每次揭曉都掀起新的高潮,猜謎者還收獲了各式各樣的新年小禮物。博物館的“龍年生肖文物展”前市民、游客絡繹不絕,多樣的“文化年貨”讓觀眾們滿載而歸,幸福感滿滿。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這次‘村晚’以‘惠民、樂民、為民’為宗旨,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為村民、游客呈上獨具‘徽州年味’的文化大餐。”祁門縣文化旅游體育局黨組成員章四海告訴記者,作為“中國年祁門香就在徽州過大年”2024年安徽省村晚黃山市祁門縣歷口鎮專場演出,現場11個節目囊括了徽州目連戲、祁門儺舞、采茶撲蝶舞、十番鑼鼓、打蓮湘五項非遺民俗,希望通過喜聞樂見的舞臺表演形式讓民俗文化深入人心,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祁紅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