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質量發展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應有之義。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淮北市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蘇文芳帶來了《關于推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她建議把特殊教育納入優質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加大特殊教育經費投入,加強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保障特殊教育教學質量。
“按照要求,到2025年,義務教育入學率要達到97%以上,特教學校要向兩頭延伸,舉辦特殊教育幼兒園和職業高中部。但從目前來看,有些市級特殊教育學校因老校址占地面積太小受限、師資配備不足等問題,還沒有達到1:3或1:4的師生比(國家標準),無法滿足學生的就學需求。”蘇文芳在調研中發現,我省特殊教育學位不足、學段缺失,師資力量不足,不能滿足學生的就學需求。
與此同時,由于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人數受限,其資金僅能保障學校正常運轉,很難完成各種教育教學任務,也無法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比如,送教上門工作,無法保障教師經費;一些特殊學校的老教師不是特師畢業,專業水平亟待提升,急需加強培訓,才能變成專家型老師,勝任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指導任務。”據蘇文芳介紹,有些地市雖然成立了專家指導委員會,但運行機制沒有形成,一直未能發揮作用。
為此,她建議將特殊教育納入優質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優先保障特殊教育經費投入,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保障,把市級特校真正建成適合于殘疾人九年一貫、學前教育、職業培訓、職業教育就業、實習的一體化高標準校區。“按‘政府主導、特教特辦’的原則,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牽頭成立特殊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特殊教育工作的研究,對需要擴建的市級特校新校區的進行規劃、建設。按標準配備特殊教育教師,發展職業高中教育,進一步加大專業教師招聘力度,采取多種方式補充師資力量,以保障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另外,特殊教育是專業性很高的教育,對不同障礙的干預需要專門持續的訓練和反復練習,及時了解相關進展,蘇文芳建議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技術支持力度,“政府可協調醫衛系統、高校的專家深入基層,為特殊教育提供常態化、定點的技術支持。”
教師隊伍是辦好特殊教育的關鍵,也是實現特殊教育強國的戰略人才。相對于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教師的角色更為重要,需要應對更加多樣化和復雜的教育教學需求。“因此,除了要加大對特殊教育師資的培訓力度,還要加強特殊教育教師的待遇保障。”蘇文芳告訴記者,特教津貼是對特殊教育學校在編工作人員的一種鼓勵性補助,自1956年開始設立,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15%的配發標準(以評定的等級工資為基礎,另外加發15%)已經基本失去了鼓勵性質。“建議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待遇保障。比如,提高特殊津貼標準至25%,完善特殊教育教師職稱評審機制,在評優評先方面給予相關政策支持等。”(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