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創合匯、浙江大科和愛集微3家全球合伙人創新單元宣布開園。
2024年首月,連續三天,3家全球合伙人接連落戶科大硅谷,帶動十余家“小巨人”、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同步牽手合肥,項目涵蓋了半導體、生物醫藥、智能控制、充電能源、安全科技、材料科技、VR等高新技術領域。合肥迎來戰新賽道“開門紅”。
全球合伙人“接棒”開園
1月17日至19日,科大硅谷喜訊不斷,連續三天,創合匯、浙江大科和愛集微3家全球合伙人創新單元宣布開園,帶領了一批高精尖企業、人才落地科大硅谷。
從去年3月面向世界招募全球合伙人,到首批3家全球合伙人“接棒”開園、投入實體化運營,科大硅谷“團隊+基金+載體”的運營模式正在高效運轉。
作為科大硅谷第一批全球合伙人,創合匯創始人邵鈞表示,他們與科大硅谷的合作,有助于加強長三角區域創新創業資源的整合和業務聯動,今后將為科大硅谷片區的科技人才、科創企業提供資本、技術、產業鏈資源等一體化服務。
浙江大科創始人兼CEO涂平可告訴記者:“從1982年到1990年,我都在中國科大求學,可以說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在合肥度過的。”畢業后,涂平可把“科大系”的基因帶到了浙江,助力孵化當地科創企業。歷盡千帆,“少年”歸來。今年再次回到合肥,他將事業版圖拓展、扎根于此,希望與科大硅谷雙向奔赴,共建創新生態沃土。
愛集微創始人、董事長王艷輝身上也流淌著“科大系”的血液。“這次來合肥就是想為企業服務,為科技創新主體服務。”愛集微憑借豐富的行業優質資源及中國半導體行業大數據平臺,將聚焦“咨詢、品牌營銷、資訊、知識產權、投融資、職場”六大核心業務,為科創企業提供服務。
去年,科大硅谷提出招募“全球合伙人”,建立創新單元合伙人、創新中心合伙人、子基金合伙人三大體系,希望通過招募一批高水平的運營團隊,設立一批高質量的投資基金,建設一批高品質的空間載體,培育出更多科創企業。2024年首月,全球合伙人陸續正式“上崗”,為合肥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帶來“開門紅”。
帶動十余家科創企業落地
隨著全球合伙人“接棒”開園,他們還帶動了十余家“小巨人”、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落地合肥。
銳明智能是一家專注智能裝備制造的公司,總部在浙江。這次,他們跟隨全球合伙人的步伐來到合肥,入駐了科大硅谷浙江校友創新單元。
“我們除了看中科大硅谷的創新氛圍,也被合肥的場景創新思維所吸引。”銳明智能總經理曲偉強告訴記者,最近幾年,他們主要聚焦軌道交通智能化領域的智能裝備制造,一到合肥,就感受到當地政府的貼心。
“合肥場景公司為我們提供了全流程場景服務,專門組織了一對多的場景對接會,帶我們精準對接了潛在業主單位,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合肥對企業場景需求的重視。”曲偉強表示,加上合肥擁有豐富的科創資源,他們決定在合肥成立子公司,后期將把合肥作為公司重要的發展區域。
不僅如此,3家全球合伙人還依托自身優勢,將用創新做法賦能合肥本土的科創企業。
為了更好幫助科創企業對接供應鏈、應用場景等資源,創合匯全球合伙人創新單元聯絡了聯寶科技、施耐德電氣、高仙機器人三家企業,共同設立并啟動了大企業創新賦能中心,將發揮大中小企業的融通作用,賦能企業加速成長。
愛集微全球合伙人創新單元將建設運營“合肥·集微產業創新基地”,助力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發展,5年內爭取集聚優質企業80余家,培育國家高企30余家。
在開園儀式上,愛集微還揭曉了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在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持續合作的基礎上,愛集微收集了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領域中存在的校企合作需求,為社會公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業、投融資機構等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服務。
·本報記者 劉小容 通訊員 宋炎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