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合肥一中淝河校區
從淝河出發,為理想遠航。1月20日,記者探訪合肥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淝河校區項目了解到,校園建筑外部裝飾即將結束,整體外立面已經初具效果。工程計劃今年5月31日完成全部竣工驗收,有望提前具備交付條件。
立意高遠建國內一流花園學校
關鎮河,位于淝河片區的中部,屬合肥“母親河”右岸支流。離關鎮河百米遠水岸處,一座國內一流、融于自然的現代花園學校已成型,俯瞰如同迎風而起的船帆,頗具規模。
合肥一中淝河校區項目位于包河區南淝河路以東,甘棠路以西,龍川路以南,衛鄉路以北。新建的校園占地面積達到約251.4畝,身處其中,給人的感覺是不僅校區面積大,而且環境美、標準高。
項目設計理念為“從淝河流域出發,為理想遠航的盛大船隊”,立意高遠,既有求學之理性秩序,又有理想之浪漫向往,立足現代,邁向未來。
淝河校區以“優雅、寧靜、安全”為宗旨,傳承合肥一中文化,總體構建起“二軸四園多庭院”。通過新校區的規劃建設,幫助淝河片區達到聚集人口,完善功能,生活宜居的目標。
穿過鋪設了時尚簡約幕墻的建筑群,可以看到校園圍合組成了四個園區。其中,科創中心、圖書行政綜合樓、教學綜合樓等沿西南側城市公園為教學園區;學生宿舍、教師值班宿舍面向南側城市公園布置生活園區;由學術交流會議中心、生活服務綜合樓組成教學服務區;東北側的田徑場、球場及藝體中心組成體育區。
“二軸”為禮儀景觀軸和校內活動景觀軸,禮儀景觀軸也是校園主要軸線,依次通過校園主入口,禮儀廣場,四季書山,至榮譽閣。校內活動景觀軸串聯藝體中心、生活區、生活服務綜合樓、校內綠化、廣場、教學區等,為師生提供舒適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
項目通過合理布局,有效隔離北面、東面的城市噪音。并將關鎮河綠帶景觀及優質空氣引入校園,并通過景觀平臺與關鎮河綠帶形成互動,打造具有特色的標志性空間。
配套路網加快完善方便出行
記者了解到,隨著合肥一中淝河校區的建設,項目力求在校園內外形成主次分明,聯系便捷的道路系統,將各分區動能得到有效組織,并將園林之景融入其中。
校區主出入口位于地塊北側龍川路,為學校創造良好的入口空間。車行主入口位于東側甘棠路,提供社會化服務單位進出使用。南側與西側分別設置兩處次入口。
校內機動車為外環道,實行人車分流模式,校園日常以步行環境為主。學校主入口廣場、教學書院和生活書院通過步行道路串聯起來,形成主要步行流線,結合綠化,蜿蜒曲折,突顯園林特色。教學區中間設置風雨廊連接各個功能區,串聯各個內院。
校園四面臨城市道路,利用建筑退距要求設置車行道路,教學組團周邊設環路,車流不穿越教學區。機動車停車集中設置于地下車庫,各出入口設置臨時機動車停車位,自行車停車位集中設置在環形車道內側。
“現階段,周邊緊鄰的龍崗路、衛鄉路、甘棠路等市政路網也在建設完善中。”安徽建工三建集團項目技術負責人孟健表示,由于北大門未來將是淝河校區的主大門,門前配套的龍崗路十分重要,計劃4月份左右徹底打通。
屆時,龍崗路東西向接上龍川路大動脈,貫穿南淝河路和巢湖南路,北向可直上郎溪路高架。未來,還能把合肥一中瑤海校區連接起來,更好地推動兩大校區聯動發展。
千余人奮戰有望提前65天竣工
合肥一中淝河校區規劃總建筑面積約21.7萬平方米,設計規模為120個教學班,未來在校學生設計人數為6000人。
為了保障進度,不懼嚴寒天氣,目前千余工人依然奮戰在施工一線。截至1月20日,項目各單體外立面鋁板幕墻安裝進入收尾階段,機電安裝及內裝飾高效流水穿插施工,室外雨污水工程施工完成,室外景觀道路按區域劃分有序推進。
孟健介紹,春節前完成大面硬化,年后進行景觀道路鋪裝。“預計今年5月31日完成全部竣工驗收工作,具備交付條件,相較于合同工期將提前65天。”
等建成后,將于今年9月迎來第一批學子,成為合肥一中“江河湖海”四大直屬校區的最后一塊拼圖,顯著帶動淝河區域乃至合肥的教育高質量發展。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文 張正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