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省委政法委制定出臺《關于推深做實知識產權政法保護15項重點舉措 服務保障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15項重點舉措《指導意見》),更好發揮政法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服務保障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
近年來,我省政法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先后開展“春風行動”“劍網”等多個專項行動,取得一系列扎實成效,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連續6年提升。隨著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和侵權行為的不斷增多,相關案件呈現出新情況新變化新特點,一些制度機制與新形勢發展出現不夠匹配等問題,亟需進一步完善政策舉措,更好發揮政法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服務保障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對此,省委政法委主動謀劃開展知識產權有關問題研究,赴上海等地進行調研,走訪科大訊飛、蔚來、奇瑞等高新技術企業,深入分析我省知識產權政法保護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牽頭組織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全面梳理政策,借鑒有關經驗,開展起草工作,形成15項重點舉措《指導意見》,經省委政法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于2023年12月28日印發實施。
15項重點舉措《指導意見》,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包括優化知識產權綜合法律服務、健全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引導企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社會面宣傳;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突出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加強知識產權案件辦理法律監督、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質效;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做實深化知識產權保護跨區域司法協作、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政法機關協作配合、加強科技應用和專業化支撐等工作。
15項重點舉措《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破解瓶頸短板。針對政法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現象,注重從源頭保護、司法保護、協同保護三個層面細化舉措,著力破解聯動不足、合力不夠等問題,構建知識產權政法保護“全鏈條”體系,增強針對性和操作性;堅持頂格保護,激發創新活力。錨定“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這個旗幟性抓手,以建設安徽(合肥)創新法務區為契機,提出知識產權涉企案件司法需求快速響應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快速簡易仲裁程序和案件辦理“綠色通道”,彰顯政法機關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實踐擔當;堅持系統思維,突出銜接配套。緊密銜接省公檢法聯合出臺的《全省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證據指引》,前置保護關口、貫通保護環節,強化政法單位、創新主體、主管部門等之間的協作配合。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