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多地雨量破極值,全省降水量偏少 安徽發布2023氣候報告單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4-01-05 14:42:30

爛場雨、臺風“杜蘇芮”、高溫……當時間悄悄從指尖溜走,2023年已經落下了帷幕。1月5日,安徽省氣候中心召開2023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通氣會,提交了2023年安徽氣象“成績單”。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7.0℃,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年降水量1149毫米,較常年偏少6%。年日照時數1998小時,較常年偏多7%。由于全年我省天氣氣候總體平穩,未發生大范圍持續性旱澇災害,影響臺風和雷電、大風、冰雹等強對流災害偏少。綜合全年氣候要素,2023年安徽屬于風調雨順,被評為“好”氣候年景。

2023年安徽氣溫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氣候變暖趨勢明顯

“我省年平均氣溫17.0℃,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其中冬季(2022年12月一2023年2月)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春、夏、秋三季分別偏高1.1℃、0.6℃和1.1℃,其中春季和秋季均為歷史同期第三高。”中國氣象局首席氣象專家,安徽省氣候中心總工程師、二級正高工田紅在發布會上介紹說,2023年除了12月氣溫偏低之外,其余月份都偏高,氣候變暖趨勢明顯。

數據顯示,2023年夏季極端最高氣溫普遍為36~38℃,全省最高39.4℃(界首6月9日),為2016年以來最低。夏季全省平均高溫日數17天,較常年同期偏少2天。從空間分布來看,沿淮淮北、江淮之間中西部及江南大部15~38天(石臺),其他地區6(岳西)~15天;與常年同期相比,淮河以北大部偏多4~11天,合肥以南大部偏少4~13天,其中沿江及江南中部偏少8天以上。6月8-11日、7月8-15日及23-25日、8月2-7日及9-13日出現5次區域性高溫過程,強度偏弱。除7月8-15日高溫過程持續8天,其他4次持續時間短。

2023年5月安徽遭遇“爛場雨” 為年內最強

5月是我省小麥收割季,但安徽卻遭遇了年內最強降水過程。數據顯示,5月26日凌晨-27日下午強降雨維持在大別山區和沿江地區。自27日下午起淮河以北雨勢增強;28日下午開始雨帶南壓,江淮之間和江南東部出現強降水;28日夜里淮河以北降雨再次增強。田紅介紹說,25日20時-29日08時全省有1030個站累計雨量超過50毫米(占全省面積的37%),530個站超過100毫米(占全省面積的19%),銅陵、安慶、池州、六安等地有41站超過250毫米,最大樅陽牛集381.2毫米。上述強降雨區有85個站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小時,最強潛山板倉108.4毫米/小時(27日5-6時)。

2023年,全省多地雨量破歷史極值,其中安慶(225.3毫米)、樅陽(175.3毫米)、青陽(148.4毫米)、銅陵(169.3毫米)日雨量破本站5月極值;安慶(76.2毫米,27日8-9時)、銅陵(75.6毫米,26日21-22時)、樅陽(54.3毫米,26日21-22時)小時雨強破本站5月極值。26-28日區域性暴雨過程為年內最強,累計暴雨站次25個,其中27日5個縣(市)出現暴雨,8個大暴雨,大暴雨站數為歷史春季第7多(最多15個,出現在1970年5月29日)。

除了強降水在安徽發威之外,臺風“杜蘇芮”也扮演重要角色。大別山區出現山洪,2305號臺風“杜蘇芮”于7月28日9時55分以強臺風級在福建省晉江市沿海登陸,29日上午8點由江西北部移入安徽南部。“杜蘇芮”對我省風雨影響具有“影響范圍廣、大別山區降水強度大、陣風風力強”等特點。受其影響,28-30日強降雨區位于黃山、池州、安慶、六安、阜陽、蚌埠、宿州、淮北、亳州等地,累計雨量:有946個站超過50毫米(覆蓋面積占全省23%),有172個超過100毫米,其中潛山有12個超過250毫米,最大天柱山357.8毫米。29日暴雨范圍廣,淮河以北中部及西北部、大別山區和江南西部有274個站超過50毫米,其中9個大暴雨,最大金寨鐵沖126.2毫米。

大別山區降水強度大。29日08時-30日08時安慶有41個站大暴雨,其中天柱山(330毫米)、潛山茶莊(304.3毫米)和潛山天柱(263.9毫米)特大暴雨,上述3個站日雨量均突破天柱山(歷史最大為258.3毫米,2016年7月1日)和潛山國家站(歷史最大為281.0毫米,1977年7月29日)歷史極值。從小時雨強看,30日凌晨大別山區雨勢增強,安慶地區25個站最大小時雨強超過40毫米,其中潛山有5個站超過70毫米,最強天柱山(30日4-5時)和潛山云峰(30日6-7時)71.8毫米。“杜蘇芮”影響期間,全省有49個國家站臺風風雨綜合強度達偏強以上等級,天柱山、黃山、潛山達特強等級。

年降水量偏少6%。我省年降水量1149毫米,較常年偏少6%。空間分布為:沿淮淮北675~1143毫米,江淮之間843~1200毫米,大別山區和沿江江南1200~1730毫米。與常年相比,淮河以北、江淮之間西南部偏多,其中淮河以北北部偏多2~4成;其他地區接近常年或偏少。冬季降水量偏少3成,春季與常年持平,夏秋季略偏少。

汛期降雨總量偏多3%,但未發生大范圍持續性洪澇。我省入梅和出梅均偏晚,梅雨期偏長,梅雨量江淮之間偏少、沿江江南正常。

年日照時數偏多7%。我省年日照時數1998小時,較常年偏多7%。

空間分布為:沿淮淮北2000~2715小時,淮河以南1632~2000小時。與常年相比,淮河以北偏多1~3成,其他地區接近常年或偏少。

冬季和秋季分別偏多2成和1成,春季和夏季接近常年。

12月氣溫經歷“過山車”多地持續低溫超10天

盤點2023年的氣溫,完全可以用“上串下跳”來形容。田紅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2023年仍然是偏暖的一年,10月25日-11月5日全省平均氣溫19.8℃,異常偏高5.2℃,為歷史同期最高。此外,最高氣溫創新高,11月1日安徽有45個縣(市)最高氣溫超過30℃,42個縣(市)突破歷史11月紀錄。全省大部最高氣溫超過28℃持續日數達4~7天,有55個縣(市)創歷史10月下旬至11月新高。其中,12月上旬全省平均氣溫異常偏高3.4℃,為歷史同期第三高;11-24日異常偏低4.1℃,為歷史同期第二低。

除了高溫以外,安徽低溫呈現持續時間長的特點,數據顯示,去年我省連續低溫(日平均氣溫≤0℃)日數全省平均6.6天,為歷史12月第二位(最長1984年10.6天),其中沿江江北37個縣(市)8~11天。22日全省平均氣溫僅4.7℃為全年最冷的一天;最低氣溫全省平均-9.5℃,為歷史12月第五低(1991年-14.3℃,1966年-11.6℃,1973年-10.9℃及1967年-9.9℃位居前四),其中淮河以北、江淮之間中部低于-10℃。

在低溫強度疊加的前提下,全省平均累積低溫強度為歷史12月第五位(1984年、1991年、1966年、1976年位居前四)。肥西、九華山累積低溫強度為歷史12月第一位,廣德為歷史12月第二位,淮北、阜陽、淮南、合肥等16個縣(市)為歷史12月第三位。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周梅)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沈丘县| 金阳县| 天祝| 都匀市| 金坛市| 靖安县| 眉山市| 隆回县| 连云港市| 长泰县| 万全县| 武威市| 资源县| 肇东市| 玉树县| 垦利县| 永仁县| 新昌县| 河池市| 凌海市| 河南省| 德令哈市| 鄯善县| 高青县| 池州市| 琼海市| 应城市| 桂阳县| 米易县| 布拖县| 衡南县| 唐河县| 东兴市| 东宁县| 嘉义市| 丁青县| 宜昌市| 巩义市| 额敏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