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天然氣消費量97.44億方,同比增長24.52%,消費量和增速均創歷史新高。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能源局獲悉,為構建多氣源供應新格局,我省進一步拓展上游供應渠道,引進液化天然氣、新疆煤制氣、山西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外的供應商年供應量已達15.02億立方米,占全省天然氣供應量15.41%,占比首次超過兩位數。
我省還進一步暢通中游氣源通道,近年來大力推進油氣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蘇皖管道、皖東北管道、合肥環城高壓、亳太線等項目建成投產,天然氣管輸能力顯著增強,解決了合肥、滁州、亳州等地的供氣瓶頸問題,用氣需求得到充分釋放。
天然氣用在了哪里?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我省進一步發展下游終端市場,在以供定需、落實資源的前提下,有序拓展用氣市場規模。民生用氣方面,充分保障居民壁掛爐的安裝使用,滿足群眾溫暖過冬需求。工業用氣方面,推動比亞迪、福萊特、臺玻、燃氣調峰電廠等大用戶投產、擴產,工業用氣規模迅速攀升。
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氣產業發展處負責人介紹,去年12月中下旬,安徽省天然氣日供應量連續9日刷新歷史峰值,最高達3071萬方。在安徽省能源局及相關部門、油氣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全力籌措氣源、統籌調度氣量,保證了我省天然氣消費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管網運行安全,順利度過極寒天氣。全省未采取減供限供措施,民生和工商業用氣均足額保障。
確保天然氣供應,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能源局了解到,下一步該局還將加強與上游氣源銜接,組織全年天然氣供應合同簽訂,督促上下游企業嚴格履約。我省還將加快川二線、廬池線等管道項目建設,打通氣源通道,提升管輸能力。推進蕪湖長江內河LNG接收站、廬江龍橋LNG儲備站等項目建設,提升全省天然氣管網調峰能力。(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