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合肥: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
來源: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張晨 分享到 2024-01-02 16:21:13

合肥市駱崗公園的全向信標臺。(資料圖片)本報通訊員 王世保 攝

位于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資料圖片)本報通訊員 王世保 攝

合肥是一座創新且富有活力的城市,也是迅速崛起的科技之城。作為安徽省會,近年來,合肥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展低空經濟、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量子科技、核聚變能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推動城市產業發展不斷升級。

科創合肥,“群星”閃耀。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合肥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第13位,較去年上升3位。當前,合肥科創主體蓬勃生長,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科創名城”動能澎湃,向著更加廣袤的星辰大海揚帆遠航。

布局低空經濟,搶占“飛行”發展新賽道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當前,合肥正搶抓低空經濟產業戰略機遇,引領低空經濟發展進入“新賽道”。

12月6日上午,在合肥市包河區駱崗公園,記者看到,一架8軸16個旋翼的無人駕駛電動飛行器EH216-S正緩緩上升,一旁的飛行器工作人員正在電腦上記錄下試飛參數。

“這款我們自主研發的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純電力驅動,無需駕駛員,最大載重達220公斤,航程可達30公里。”億航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無人飛行器具有全備份安全性設計、電動環保等優勢,最快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小時,可廣泛應用于載人交通、旅游觀光、物流運輸等場景。

此前,由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系統獲得中國民航局正式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標志著這款飛行器符合中國民航局的安全標準與適航要求,已經具備開啟“載人商業運營”資格。

億航智能是駱崗公園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范場景當中的唯一一家城市空中交通企業。“駱崗公園作為運行點之一,正在緊鑼密鼓進行試飛測試和各項落地建設。目前已經試飛150多架次,有望在明年年初開展商業化運營。”億航智能副總裁李曉娜說。

當前,駱崗公園正加速建設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范項目,在駱崗公園形成“一網統管”的低空飛行管理服務平臺,推動建設全空間無人體系區域級管控中心和數據中心。

“駱崗公園有著天然的空域、陸域等展示場景,未來將打造成全空間無人智能體系綜合展示區。”合肥濱湖科學城管委會科創部部長袁程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合肥市將低空經濟納入“6+5+X”產業集群體系,作為全市前瞻布局五大主導產業集群之一,目前已落地億航智能、時的科技、零重力等一批低空經濟頭部企業,低空經濟產業鏈正加速集聚。同時,合肥市正謀劃組建由市區兩級國資平臺參與的“低空經濟發展公司”,統籌全市低空經濟資源和場景,率先建設一批新型基礎設施,不斷豐富低空經濟發展新內涵。

立足核能聚變,助力科研資源聚集地建設

核聚變能是一種“終極能源”,實現核聚變發電是人類追求清潔、高效能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經過半個世紀的創新與發展,依托合肥超環HT-7、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EAST)等國家重大科學裝置,合肥成為全球核聚變領域大科學裝置最為集中的城市。

12月6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廬陽區三十崗鄉的合肥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探訪建設中的大科學裝置“夸父”(CRAFT),這是合肥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后首個落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核心部件像一個巨大的‘橘子瓣’,相當于是一個鍋爐,能夠為上億攝氏度的等離子體運行提供高質量的真空環境,目前‘聚變堆’主體工程已建成65%,預計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團委書記葉華龍介紹,作為“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夸父”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建設內容之一。

葉華龍介紹,“夸父”是繼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EAST裝置輔助加熱系統、穩態強磁場四個大科學裝置之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第五個大科學裝置。“夸父”設施全面建成后將是國際聚變領域參數最高、功能最完備的綜合性研究平臺,為聚變工程堆核心部件的研發和聚變工程堆的建設保駕護航。

在合肥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記者發現,有多座單體建筑、科研廠房位列其中,它們都是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的子系統,每個科研廠房里面都有多個系統正在建設和運行。在這些裝置上,將開展一系列關鍵技術預研,為未來我國建造真正能實現核聚變發電的“聚變堆”提供核心技術基礎和研究平臺。

“這里正是合肥打造的未來大科學城的重要區域之一,大科學裝置是大科學城的‘內核’。”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儲昭海表示,合肥未來大科學城依托現有的合肥科學島和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規劃建設有大科學裝置區、科學小鎮等六大功能片區。目前,這里正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園區項目全速推進,核聚變研究創新動力強勁。

“未來我們要抓緊細化整個大科學城規劃設計,把最好位置留給人才,用最優環境服務創新,吸引更多世界級科學家前來入駐,努力將大科學城打造成研發機構、科創企業等科研資源聚集地。”儲昭海說。

做強生物醫藥,提升經濟增長新活力

近年來,合肥通過精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以及政策幫扶,持續擴大科研投入,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如今,合肥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不斷增長,集聚效應顯現,創新勢頭強勁。

12月7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合肥經開區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成立2年多來,這里不斷發布研究醫藥領域最新成果,也有不少高水平人才選擇入駐于此。記者遇到在此工作的崔國梁博士。

“在大健康研究院,除了給予我們實驗平臺、實驗儀器等幫助外,還為我們提供對接院外資源、尋求合作伙伴等重要的無形幫助。”崔國梁向記者介紹,他曾在德國癌癥研究中心工作7年,于今年6月份帶領團隊陸續回國。如今,在大健康研究院的支持下,崔國梁帶領團隊成立項目課題組,繼續進行腫瘤靶點的研發。

在大健康研究院3號樓公共技術平臺,記者看到,一臺“Beacon單細胞光導系統”正在為研究項目運行。

“這臺價值1000多萬人民幣的設備,全國僅30多臺,安徽僅此一臺,運行一次的費用高達數萬元。對于很多初創團隊、企業來說,一次性投入高昂費用購買進口設備是不小的負擔。”合肥阿法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質量控制部主管陳婷婷對記者說,“我們在進行項目研發時就可以使用這個設備,這對于我們初創型企業而言幫助很大。”

陳婷婷介紹,作為大健康研究院孵化支持的醫藥科創型企業,該公司今年初成立。創業之初,企業儀器設備、研發技術相對缺乏,讓企業入駐這里可有效利用大健康研究院的設備、技術等優勢,助力企業展開相關科學研究。

生物醫藥是戰新產業中全鏈條研發周期最長的產業之一,其特點是高投入、高風險,回報周期長。大健康研究院實現了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的人才、技術、市場等要素集聚。

“我們以‘建平臺、聚人才、賦能產業和生態’為建設原則,面向全球招引生物醫藥領域人才,搭建開放共享的科研平臺,讓生物醫藥產業各要素在這里集聚。”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院長助理金騰川表示,如今,研究院以生物醫藥為重點方向,進行新型藥物的研發,同時兼顧醫療器械的開發。目前已建設1個綜合性技術平臺,8個研究所和若干個聯合研究中心,力爭5年內建成國內一流的大健康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帶動我省大健康產業發展。

隨后,記者走進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該公司產品展示區域,記者看到了一款大分子生物類似藥“安賽汀”。

“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用于治療女性乳腺癌的產品,也是公司在抗腫瘤靶向藥物領域布局的首款產品。”安科生物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姚建平介紹,之前患者需要使用此類產品只能依靠進口,如今隨著國產產品上市后,價格只相當于進口產品的一半,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當前合肥市正全力以赴,努力將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新的千億級支柱產業和國家級產業集群。”合肥市經信局醫藥產業處處長尤本武介紹,近年來,合肥加快謀劃和布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加快項目、資金、人才等要素集聚,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產業生態日益優化。目前,合肥市初步形成以合肥高新區為核心,合肥經開區等4個園區為重點的“1+4+N”發展格局。2022年實現營收666.7億元,預計今年底營收突破1000億元。

(本報記者 羅曉宇 許根宏 許蓓蓓)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青田县| 绥棱县| 大余县| 台北县| 四子王旗| 灵武市| 孙吴县| 安岳县| 浑源县| 仙桃市| 酒泉市| 仲巴县| 五峰| 淅川县| 永仁县| 茶陵县| 武夷山市| 左权县| 手游| 万州区| 鱼台县| 西畴县| 策勒县| 咸阳市| 娱乐| 通山县| 昂仁县| 乌拉特前旗| 锦屏县| 西丰县| 高雄市| 曲周县| 阜平县| 宜州市| 嘉义县| 当雄县| 九龙坡区| 祥云县| 翼城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