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人潮涌動、龍行龘龘……12月30日至31日,為期兩天的合肥市首屆舞龍燈大會在肥東縣撮街舉行,333名“馴龍高手”齊聚一堂,31支龍燈隊伍激情狂舞,舞出濃濃的傳統中國味,吸引數萬游客前來觀看和跨年。
龍騰九霄激情爭霸
龍打滾、卷油心、龍點頭……現場,舞龍燈運動員們個個身披盛裝,精神抖擻,踏著鼓點,盡情表演,一條條驕“龍”時而騰空,時而翻滾,時而盤旋,時而穿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贏得游客陣陣喝彩。
舞龍燈,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優秀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本次舞龍燈大會比賽面向合肥市,設置舞龍燈小學組、舞龍燈組、彩帶龍小學組、彩帶龍組和高桿龍組,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既有在校的學生,也有專業選手,年齡最小的運動員6歲,年齡最大運動員70歲。
比賽現場,從高處俯瞰,撮街城門樓前31條巨龍或靜臥休養、或蓄勢待發、或躍躍欲試、或競珠狂舞……姿態各異,匯聚成一幅龍騰九霄的壯麗景象。
傳統文化大放異彩
從龍舟爭霸賽到長三角獅王爭霸賽,再到全國 “龍王”爭霸賽,肥東撮街似乎與“爭霸賽”杠上了,杠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傳統文化的大放異彩。
作為合肥市特色文化街區、肥東縣對外展示的重要文化窗口和亮麗文化名片,撮街主打的就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與撮街深厚的歷史文化是分不開的。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2024年是龍年,舞龍燈也是國家級非遺,契合了撮街的文化定位,所以我們通過這場活動和游客一起龍驤虎步迎新年。”撮街運營負責人程文浩介紹說,撮街復建了撮城、魁星樓、鳳凰湖、憩鳳閣等合肥、撮鎮歷史文化遺址,打造了合肥市傳統體育小鎮等文化陣地,組建了撮街花船龍舟秧歌隊、古裝衛士巡邏隊等文化隊伍,舉辦了拜月大典、七夕乞巧、民俗文化藝術節等文化活動,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讓撮街深受游客喜愛,節假日期間平均游客量約3萬人。(通訊員 彭紅玲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王士龍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