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安徽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基本建立,75.4萬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全省養老床位超32萬張。為了方便老人實現“家門口”養老,2024年在全省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不少于100個。
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安徽新增4項
省民政廳副廳長耿學梅在發布會上介紹說,我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基本建立。省級層面發布《安徽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在國家清單16項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增加老年人休閑優待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減免、經濟困難老年人就餐補貼等4項基本養老服務項目,一共是20項服務項目。
全省16個市按照要求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合肥、阜陽、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安慶等市,在省級清單20項服務項目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將家庭照護服務、老年優待、意外傷害保險、法律服務、老年教育等內容納入本地區基本養老服務清單。
75.4萬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我省困難老年人保障不斷加強。加強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28.1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范圍,城鄉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1308元/月、1009元/月;75.4萬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平均低保標準分別達到787元/月、759元/月。為80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2023年共發放196.8萬人,投入資金10.5億元。為經濟困難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2023年共惠及49.1萬老年人,投入資金3.18億元。為經認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經濟困難老年人提供護理補貼,2023年共惠及15.08萬老年人,發放資金2.29億元。
我省開展失能老年人幫扶行動,支持引導各地公辦養老機構為低收入家庭失能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償集中托養養老服務,2023年新增集中托養低收入家庭失能老年人3281人。省民政廳等10部門印發《安徽省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實施方案》,將居家養老的高齡、獨居、空巢、留守、失能、殘疾、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7類老年人納入探訪關愛對象,要求實現每周探訪一次,切實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解決居家養老困難,化解安全風險等問題。
機構養老保障能力寬裕,全省床位超32萬張
耿學梅介紹說,在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方面,督促各地按標準配建配置養老服務設施,嚴格落實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作為土地出讓前置條件及與新建城區(居住區)、老城區(已建成居住區)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
在養老機構發展方面,全省現有養老機構2533個,床位32.47萬張,機構養老保障能力寬裕,并涌現出一批知名養老服務品牌。在公辦養老機構保障能力方面,以失能照護為主的縣(區域)級特困供養機構實現縣域全覆蓋,評定為一級至二級服務等級的鄉鎮級公辦養老機構、評定為二級至三級服務等級的縣級公辦養老機構建有率均達到40%以上。
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合肥、馬鞍山、安慶、銅陵、滁州5市先后入選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地區,已建成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17個、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1515個、社區養老服務站2858個,村級服務站(幸福院)6158個。
省民政廳等8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社會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持續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累計完成94320戶。
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明年建設不少于100個
“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就是解決老年人在家門口養老的需求。今年,我們將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設納入到50項民生實事,遴選了50家示范性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項目。”耿學梅介紹說,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推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設。已經報請省政府將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納入明年的50項民生實事,計劃2024年在全省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不少于100個。
同時,規范嵌入式養老機構的發展。正在研究制定《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設指引(試行)》,從項目選址、功能區設置、服務功能設置、服務收費、備案辦理、服務規范等方面規范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發展,著力提升嵌入式養老機構的硬件設施和服務質量。
老年助餐服務老年人4200萬人次
我省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全省共有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7792個,累計服務老年人4200萬人次。
近期民政部等部門印發了《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耿學梅表示,按照《行動方案》要求,結合老年助餐服務整改整治工作情況,正在研究制定我省貫徹落實方案,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見,將進一步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健康發展。
耿學梅表示,老年助餐服務還將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類新聞媒體和網絡平臺資源爭取更多社會力量支持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同時,擬從明年起在每年9月集中開展包括老年助餐服務在內的養老服務政策宣傳月活動,進一步營造各方面認可、支持、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的良好氛圍。
超1億元資金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
近期,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組織開展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并做了工作部署。“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是基本養老服務的剛需群體,我們常說‘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耿學梅說,為解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專業照護難題,滿足有意愿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需求,減輕其家庭照護壓力,增強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中央財政下達我省資金1.06億元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給予救助。
在救助對象方面,目前暫定為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且經評估為完全失能等級并自愿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在救助額度方面,每名符合條件老年人享受的救助額度為入住養老機構實際收費標準扣除老年人已獲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殘疾人“兩項補貼”等行政給付后的差額。其中,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地區參保人員已經通過基金支付基本護理服務費用的,不納入救助范圍。
“文件里也規定了養老機構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的最高收費標準,原則上不得高于當地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及全護理照料標準的總和。”耿學梅介紹說,在申請程序方面,首先要向當地縣級民政部門申請進行老年人能力評估。經評估確定為完全失能等級的,老年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在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后,持養老服務協議和有效繳費憑證,向縣級民政部門申請救助。縣級民政部門對申請對象實際入住養老機構及其收費標準、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情況進行審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作出予以救助的決定,同時確定救助金額。救助金從申請對象入住養老機構當月起算,并于次月按月支付到其本人賬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實習生 潘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