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紅茶可以坐上高鐵香飄萬里啦!”
12月27日,伴隨著杭昌高鐵黃山至南昌段的貫通運營,杭昌高鐵全線貫通運營,安徽黟縣、祁門兩地正式邁入高鐵時代,安徽的好景、好茶、好品也乘上了“高鐵”的快車道蓄勢待發,準備“加速”奔跑。
很多人聽說過“祁門紅茶”,卻沒有去過祁門縣。這座位于黃山西麓、安徽最南端的邊陲小縣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地處北緯30°世界“黃金產茶帶”,森林覆蓋率88.64%。優越的自然生態造就了祁門茶葉獨特的品質,也讓這個中國紅茶之鄉享譽世界。
交通的不便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瓶頸,在歷史上,祁門紅茶要通過水路運到江西鄱陽,從九江湖口轉出,進長江、到達湖北武漢,再流通到全國各地,茶葉運輸時間長帶來了很多風險,并且不利于外銷。
如今,杭昌高鐵全線貫通,祁門通上了高鐵,“祁門紅茶”也坐上了高鐵。“高鐵開通了,方便我們帶著祁門當地的好茶前往全國各地去銷售,也能邀請客戶來到我們祁門,實地看看我們茶葉的產出和加工。”祁門當地的茶商告訴記者,以前邀請客戶來祁門參觀以及自己去銷售拓展市場都十分不方便,祁門通高鐵后,他們帶著祁門紅茶“坐上”高鐵實現了2小時通達長三角,5小時通達京津冀和粵港澳。這為紅茶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也為當地茶農增加了收入,為祁門紅茶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然,黃山不止有“黃山”,祁門也不止有“紅茶”。
“黃山不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城,全域處處是景點,步步有文化。”黃山文旅局局長吳小勝告訴記者,此次杭昌高鐵全線貫通運營,黟縣、祁門兩地邁入高鐵時代,對于黃山市文化旅游而言,是能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黃山,發現黃山巨大的寶藏和發展潛力,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黃山不一樣的美景,美食,美宿,民俗,非遺等徽式生活。
因一杯紅茶而聞名的祁門縣,也以高鐵為媒,以“祁紅”會友,跑出“文旅+”速度。12月底,祁門縣政府副縣長康立勇率隊赴廣東省廣州市考察,考察組以一杯紅茶為引,向廣州地區各文旅企業負責人介紹了祁門縣的人文地貌、產業特色、區位優勢以及招商政策,并解答企業關于來祁發展相關問題,誠摯邀請廣州朋友來祁門賞美景品祁紅,觀非遺嘗美食。此外,祁門縣也組織人員赴杭州、上海等地進行對接,推介祁門縣的紅茶、生態旅游等主打產品。
高鐵的開通,拉近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對沿線旅游市場的拓展,文旅產業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空間。據黃山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胡發強介紹,自2015年黃山進入高鐵時代以來,坐著高鐵來黃山的游客大幅增加,2015年為260萬人,2023年預計達到450萬人,預計未來2年內,坐著高鐵來黃山、來祁門、來黟縣的游客將超過600萬人。
坐上高鐵的“祁門紅茶”不僅更加快捷地奔向全國各地,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企業也正蓄勢待發,借助高鐵的便捷,聞“祁紅”茶香與大美安徽雙向奔赴。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