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晚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截至記者發稿時,遇難人數已達126人,全國應急救援力量正在積極營救中。在安徽創新館展廳內,參加第三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批賦權改革試點成立的高科技企業智地感知(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等技術,成功同步監測、記錄到該次地震信號。
“我們主要是利用分布式光纖技術、地球物理解釋方法、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來探測和分析,適用于深地、高寒、高溫、強電磁干擾等惡劣環境,可用于地震波監測、地熱開發、油氣開采、電力設施、隧道、水庫等領域的在線監測。”智地感知(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展會現場負責人方行介紹。作為通信傳感的重要載體,光纖光纜被視為數字經濟信息底座的基礎之一。據工信部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6196萬公里,比2022年凈增238.1萬公里。
在地震監測領域,該公司團隊在合肥地震臺布設的相關設備,已成功監測到安徽、臺灣、菲律賓等區域地震,此次甘肅地震信號也同步監測到,與地震部門標準地震儀信號高度一致。高校科交會現場,該公司儀器檢測的成像結果顯示在屏幕上,數據均由該公司研發的DAS系統采集,通過軟件實時成效。DAS系統,為該公司受中國地震局委托研發。
“以往國際高端監測設備對我國禁運,而能源、地震等地下探測數據又涉及國家安全,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技術。”方行說。該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29日,今年5月入駐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核心團隊成員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服務于地球物理學研究、城市地下空間探測、油氣礦產資源開發和海洋監測等領域。同時,該公司設備還可用于地震波的監測和研究。
目前,該公司主要聚焦安徽本土及全國重大活動、重要科研項目的技術合作和應用。今年8月下旬,該公司首個鉆井實驗完工,完成周界安防等相關項目研發實驗和數據采集。此外,該公司研發設備還用于北京2022冬奧會冰壺賽事保障、中國地震局地震監測、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學研究、哈爾烏素煤礦采空區探測、選煤設備運行狀態監測、合肥城市地下空間探測、合肥南站地熱管道漏水檢測等。方行說,目前,該公司設備和技術還不能做到對地震的提前監測預警,但后續將考慮在中國地震局指導下布局該領域的研究,希望能夠為今后地震監測和預警技術支撐做出貢獻。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