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滁州市蘇滁現代產業園,安徽施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投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對這一天,總經理朱成順期待已久。
27年前,18歲的他背著行李離開家鄉,踏上求學之路。20多年來,他從合肥到上海,從上海到江蘇、浙江,摸爬滾打,不斷成長,心卻一直牽掛著家鄉。
對朱成順來說,項目開工不僅意味著事業踏上新征程,更圓了長久以來的“歸鄉夢”。“沒想到家鄉現在發展得這么好,安徽營商環境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希望家鄉未來的發展,有我們的一份力量。”
■離開家鄉從小鎮青年到首席質量官
朱成順是土生土長的定遠人,家就在定城鎮上。他從小性格開朗,成績優異。 2000年,朱成順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在上海,成了比亞迪的一名員工。大學時,他學的專業是機械設計和自動化,如果按照專業路線走下去,今天應該是一位工業設計師,但畢業沒幾年,他就選擇了轉行。
“剛畢業的時候,覺得做設計太累,2003年轉換賽道,開始從事質量管理。”質量管理包含對產品生產過程的管控和流程再造,關乎企業的生命。在朱成順看來,相較于單純的設計,質量管理參與決策,視野更寬廣,也更適合自己。
此后多年,朱成順從上海轉戰江蘇、浙江,先后在多家大型醫療器械企業任職,從事質量管理,還創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
創業之初總是艱難,貿易公司不掌握核心技術,也讓朱成順感到不滿足。2018年,他加入普施康生物,開始事業發展新階段。剛開始,他負責集團旗下6家公司的質量管理工作。2021年,朱成順升任集團副總經理,首席質量官。
■返鄉創業沒想到家鄉發展得這么好
普施康生物是一家立足于體外診斷(IVD)的高新技術企業,重點研發應用于血栓與止血功能檢測的新型POCT診斷系統。“所謂POCT,就是即時檢驗,現場采樣即時分析,省去了標本在實驗室檢驗時的復雜處理程序,能夠快速得到檢驗結果。”
朱成順介紹,普施康利用離心式微流控技術平臺,聚焦于急危癥、慢病管理檢測領域。離心微流控技術是通過對盤片進行精密設計,匹配上電機的速度與加速度,可以實現全血上機、機內離心分離、全自動加液、多步反應,讓原本復雜的反應變成自動化。“檢測盤片就像一片CD,一個盤片上有36個流道,可以同時檢測36個項目。”“簡單來說,通過這項技術,可以讓檢驗速度更快、更準確、更便宜。”
近年來,中國醫療市場不斷發展,POCT市場近年來更是持續高速增長。為了解決產能不足問題,公司計劃打造新的生產基地項目。
朱成順負責新項目的選址,他的首選是安徽,這一點也與投資方一拍即合。在投資方的牽線搭橋下,去年開始,朱成順考察了安徽的不少開發區、產業園,安徽的營商環境和招商熱情讓他頗為驚喜。
多方比較之下,項目最終落地滁州蘇滁現代產業園。除了想要回家的“私心”,最打動他的是地方政府和產業園區的誠意、園區優越的環境和支持政策。“我的家人都在定遠,這么多年基本上兩個月回來一次,但大多是高鐵直接到定遠。這次考察發現滁州變化太大了,尤其是蘇滁現代產業園,很多地方是蘇式園林風格,環境非常好。”
讓他更為驚喜的還有各項支持政策。“廠房補貼、人才公寓免費租用、項目現金支持……政策非常到位,我們想到的、沒想到的,政府基本都考慮到了。”
企業落地,涉及方方面面,具體工作千頭萬緒。今年夏天,很多前期的準備工作是朱成順親自去跑的。“很多事項我也是第一次辦,開始擔心可能會很繁瑣,沒想到政府辦事效率非常高,從立項、施工環評,到設計圖審,一站搞定,當天就能落實。”
項目戰略落地后,朱成順帶著“微流控即時檢測產品及配套芯片項目”參加了中新蘇滁高新區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一等獎。此后一路過關斬將,在市級和省級大賽中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大賽結束后不到一個月,三十多萬元獎金就到賬了,大家很意外,以往很多比賽的獎金基本都要等一年半載。”
今年6月,安徽施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從項目落地到正式開工,這樣的驚喜朱成順還經歷了很多次。“這樣的辦事效率,在長三角絕對也是能排前列的。”
■融入家鄉發展打造基層標準化即時診療示范基地
12月15日,滁州市蘇滁現代產業園,安徽施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投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
項目將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5000萬元,打造凍干自動化生產線,計劃2024年4月正式投產。二期計劃投資1-2億元,打造POCT全產品線,計劃2024年10月正式啟動。“我們希望在滁州打造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醫療器械產業化基地,建設微流控芯片POCT智能檢測系統平臺。”
過去要抽幾管血才能完成的檢測,通過微流控技術只需要一滴血就能精準完成,對基層醫療機構、急診提高診療效率、挽救生命,意義更大。項目落地的這段時間,朱成順還在積極推進安徽省基層標準化即時診療示范基地項目。目前在天長市的兩個試點站點已經正式投入運營,計劃在滁州市建設200個以上基層站點。
朱成順希望,通過2-3年的發展,企業能夠實現產值2億元,屆時再繼續擴大產能。“希望通過施恩康的發展,積極帶動滁州及周邊地區整體醫療器械研發及制造水平,同時,增加滁州高端就業崗位和醫療器械產業專業技能崗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