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1日從合肥市民政部門獲悉,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健委最新公布了2023年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名單,合肥高新區蜀麓社區服務中心上榜,這也是高新區首個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
以科技支撐智慧養老,以專業化服務助力創建宜居頤養新社區,蜀麓社區服務中心在智慧健康養老上形成了“老有所‘蜀’ 一‘麓’相伴”的創新模式,打通為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社會組織服務助力社區養老
冬日來臨,合肥降雨降溫,不少老人吃飯成了難心事。蜀麓社區服務中心江河社居委聯合樂年樂馨養老志愿者開展了“愛心助餐 情暖社區”的愛心活動,積極發揮專業社工的力量,為老年人量身定制愛心餐。社工為老人組建了愛心助餐群,每天在群里發第二天的菜單,老人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第二天中午午餐,則由轄區養老機構配送至老年活動中心,也可以給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配餐服務。
引進社會組織開展便民服務,不僅方便了老人生活就餐,也為空巢老人提供了一個增進了解、加強交流溝通的平臺,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體系。
蜀麓社區服務中心共計約2萬戶居民,常住人口28530人,現有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3560人。其中60周歲以上長者3045人,占常住人口的10.67%,80歲以上長者419人,空巢長者166人,失能半失能長者91人。
高齡、失能失智、獨居和空巢長者數量逐年增加,老人在養老、醫療、照護、福利等方面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據介紹,蜀麓中心深度挖掘黨員志愿者、居民骨干、草根帶頭人的作用,加強自治共治,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社區多方參與自治共治的新模式。
在養老服務上,蜀麓中心黨委牽頭,合肥樂年樂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通過項目運作,同時整合社區、家庭、高校、企業、醫療以及社會組織的資源,倡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養老服務當中,構建多元化的社會支持網絡。同時,挖掘黨員志愿者和熱心人士,協助項目具體活動的開展,通過社區微創投,孵化社區社會組織,提升其專業服務理念與技巧。
探索“互聯網+”智慧養老新模式
當前,智慧養老成為養老發展新熱潮。蜀麓社區服務中心探索“互聯網+”智慧養老新模式,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推動養老服務迭代更新,不斷加大養老市場化探索力度,在滿足普通老人養老生活需求的同時,為不同群體的特殊老人提供更精準的需求服務對接。
在“互聯網+”智慧養老新模式中,蜀麓社區服務中心以“嵌入式”養老機構——蜀麓樂馨養老機構為基地,打造以智能養老設備為基礎的智慧養老O2O服務平臺。通過可智能設備的C端連接長者,可為居家長者提供定位跟蹤、緊急呼叫、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等。另一端連接政府組織社區服務人員、長者親屬、社會公共組織以及居家養老服務供應商,而智慧養老O2O服務平臺整合了線下的醫療健康機構、文化娛樂機構、生活服務機構等,為社區居家長者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周邊配套服務。
服務人員只要輕輕敲擊鍵盤就能從電腦中獲取每個長者的數據,不必再翻閱一大堆紙質材料;管理人員只要動動鼠標或者打開手機app,就能時刻掌握院內動態,如實時入住情況、數據報表等,提高了整個養老服務的工作效率。老人從入院接待到出院結算,從日常服務到專業護理都有一套標準化的流程,提供統一化、標準化的服務。
同時,信息平臺將計算機、智能手機、智能設備和數據庫、網絡傳輸一體化,蜀麓樂馨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可以在計算機終端隨時查看老人的身體狀況,子女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查看自己父母的生活狀態,智能設備隨時收集老人的生活信息,數據庫則進行存儲,網絡將進行數據傳輸。通過信息平臺,將物聯網從機構和居家向社會擴展,將物聯網養老一步一步融入當今的養老服務中來。
在整合養老服務資源方面,通過老人需求數據分析,積極鏈接轄區內各社會養老服務資源,如專業養老機構、醫院、社區老年群體法律咨詢等,形成全面的服務能力對接優勢。同時,以文化養老為紐帶,提升轄區內老人養老生活的幸福指數,將文化與養老結合起來,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激發養老活力,打造蜀麓中心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為一體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機制,構建“老有所‘蜀’ 一‘麓’相伴”養老服務品牌。(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通訊員 胡雪軍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