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國際科研機構“世界天氣歸因聯盟”7日在其網站發布的新聞公報中說,東非地區近期遭遇持續暴雨,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加劇了這一地區的降雨強度。
索馬里、肯尼亞等東非國家一年有兩次雨季,分為長雨季和短雨季,其中3月至6月前后為長雨季,10月至12月前后為短雨季。
今年10月以來,東非國家遭遇強降雨,已導致數百人死亡,數以百萬計的人受災。“世界天氣歸因聯盟”的報告說,現在距離東非短雨季結束還有約一個月,但降雨量已經比往年短雨季多出200毫米至500毫米。
研究團隊借助天氣數據以及氣候模型模擬進行的分析顯示,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明顯加劇東非地區的降雨強度。此外,東非強降雨還受到印度洋偶極子等氣候模式的影響。印度洋偶極子是一種海溫異常現象,正偶極子時印度洋西部海面水溫高于東部。
研究團隊說,只要地球持續升溫,像目前這樣的極端降雨事件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東非地區。
參與撰寫研究報告的肯尼亞氣象專家喬伊絲·基穆塔伊說,這次的研究結果表明了地球持續變暖的危險性以及人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