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季,自11月上旬起,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活動逐步增強,合肥的多家醫院的就診患兒數開始增加,兒科呼吸道感染接診量一直處于高位。記者從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安醫大一附院、安醫大一附院北區等醫院了解到,目前多家醫院啟動應急預案,通過拓展診療空間、延長工作時間、增派人力等方式,全力戰高峰、保兒科救治。
白天、夜間都開設兒科急診專家號
2023年10月以來,我國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活動逐步增強,預計流感將出現全國冬春季流行高峰,今冬明春我國可能面臨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局面。12月2日,國家衛健委要求進一步增加醫療服務供給,推進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各級各類醫療兒科門診“應開盡開”,根據患者數量增開午間、夜間和周末門診,延長服務時間,方便群眾就醫。
記者了解到,早在10月底11月上旬,合肥多家醫院就已經啟動應急預案,增開門診,延長服務時間等,盡可能縮短就診等待時間,保障正常就醫秩序。
近期,中國科大附一院小兒內科門急診量屢創新高,該院召開兒科門急診專題協調會,全面啟動應急預案,多院區聯動,增派人力,延長工作時間,增加急診診間,在總院急診二樓診室增加急診專家號,保兒科救治。
目前該院總院除了常規的兒科門急診外,白天、夜間都開設有兒科急診專家號,白天為上午8:00-12:00、下午14:30-18:00,晚間急診專家號從18:00開始,由小兒內科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的專家輪流上急診專家號,排班當月,該名專家不再安排病房工作。中國科大附一院小兒內科門急診護士長丁瓊提醒,為保障急診患兒就醫需求,醫院所有急診號均實行現場掛號。
建立兒科門急診工作協調微信群
記者從安醫大一附院了解到,該院兒科常年開展無假日門診,常態化增設兒科夜間專家門診。
近期為應對兒童呼吸道疾病就診高峰,該院院啟動應急預案,急診兒科 24小時不限號源,滿負荷運轉,隨時滿足兒童就診需求。
目前安醫大一附院醫務處、門診部建立兒科門急診工作協調微信群,每日監測兒科侯診人數和候診時間,即時增派出診醫生,不斷縮短兒科候診時間。加強門急診預檢分診,關注急危重癥患者,優先治療,優先住院。
安醫大一附院北區也增加了輸液診療區醫務人員投入,根據患者數量動態調整出診醫生人數,增加急診內科、兒科夜間出診醫生;并提高檢驗科呼吸道病原體檢測(包括甲、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等)頻次。
拓展輸液區域,降低聚集人員密度
就診高峰期,短時間內大量患兒和家長聚集,原有的輸液室不僅難以滿足就診需要,還存在交叉感染風險。中國科大附一院在總院和南區兒科門急診候診區,通過增設移動輸液椅、輸液掛鉤,將大齡輸液患兒分流至成人輸液室等方式,持續拓展輸液區域,降低聚集人員密度。
丁瓊介紹,該院醫務處、護理部聯合小兒內科進一步制定了危重癥患兒救治及輸液不良反應搶救流程,“小兒內科組織全體醫生開展專項培訓,更加規范、快速地開具輸液醫囑,盡可能縮短就診等待時間。”
安醫大一附院也每日監測兒童輸液人次,護理部增派輸液護士,各門診輸液廳聯動調劑,相互補充,緩解兒童輸液壓力。
增加住院床位,設午間專家門診
為了增加兒科診療服務供給,復旦兒科安徽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統籌了一院三區醫療資源,共增加住院床位310余張。截至目前,該院總院(深圳路院區)已啟用兒童呼吸科病區、兒童消化科病區、兒童腎臟科病區等,開放床位160余張;本院(望江路院區)整合部分外科病區,“全院一張床”,臨時緊急設立三個整建制病區,開放床位120張。西區(淠河路院區)綜合兒科病區啟用,設床位32張,并承擔兒童急診任務。
據介紹,為提升便捷就診服務,在該院總院設24小時急診,每天開放診室22至28個;本院設24小時急診,每天開放診室約70間,高峰時并設3個午間專家門診、4至6個夜間專家門診;門診每層導診臺設自助開單檢查服務,由導診護士根據患者要求開具血常規等檢查單,提高門診就診效率。
為了緩解患兒就診高峰期壓力,滿足就診需求,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省中醫藥)也增加兒科門診出診醫生數量,兒科門診開展午間、夜間延時服務,為未掛上號患兒提供加號診療服務;該院實行無假日門診,周末門診正常開診,方便患兒在周末就醫。
兒科醫生放棄休假隨時待命
為確保孩子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目前,多家醫院的兒科醫生放棄了休假。記者采訪了解到,安醫大二附院的兒科醫生已經全部放棄休息,平均每人每周增加2-3個門診班和一個急診班,努力讓患兒得到科學規范診治。
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根據患兒流量,最多時同時有兩個專家門診,中午和晚上急診安排專人坐診,門診根據人流量彈性排班,及時增派醫生出診。
據了解,中國科大附一院的小兒內科全體醫務人員也已放棄休假隨時待命,增加醫生出診班次,護理部組織多學科護理骨干持續增援兒科門急診;該院總院急診化驗室新增兒童專用采血窗口,確保檢驗報告及時準確出具。門診志愿者、安保人員協助輸液叫號、維持診區秩序。
(通訊員 方萍 張薇 劉理揚 朱沛炎 江薇薇 陳宜淼 劉逸群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