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三個月的工作學習,我對雙樓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先進經驗和理念有了深刻理解。雙樓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把塌陷地變成聚寶盆、把村居變成景點、把村民帶成鄉賢的治理模式,這種理念是非常先進和可以借鑒的?!?1月23日,赴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高岳街道雙樓村跟崗學習干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卓德村黨支部書記央金卓嘎,在接受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我相信,和我一起來跟崗學習的山南其他干部也在這三個月的實戰鍛煉里‘拜師’學習到了‘真功夫’。”
今年九月,西藏自治區山南市30名優秀村(社區)主干,赴安徽對口支援6市先進示范村,在加強基層黨建、培育特色產業、推動基層治理等方面開展為期3個月的跟崗鍛煉,這也是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積極對接兩地組織部門的一項“創舉”。
這不僅是為了幫助當地培養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也是為安徽援建項目落地提供智力支撐,帶動山南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讓援藏工作持續走深走實。
央金卓嘎在服務大廳內工作
“面對面”學習“真功夫”
今年51歲的央金卓嘎并不是第一次來到安徽,此前,借著對口支援的機會,她曾先后去過合肥、黃山等地培訓,但每次來到安徽,都給她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央金卓嘎表示,雖然皖南和皖北的生活習性存在差異,但安徽的人民都非常熱情好客。她初來雙樓村時,雖然身體上有些醉氧的反應,但村兩委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給予了她很大的幫助。
在跟崗學習的三個月里,央金卓嘎每天都會早早地來到村部政務服務大廳,與雙樓村的同事們一起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她說:“如果遇到老人說方言我聽不太懂,我會請同事幫我翻譯一下。”央金卓嘎還提到,村民們知道她是來自西藏的干部,都很體諒她,老人也會盡力用普通話和她溝通。每次幫助了他們之后,聽到老人們說謝謝,她真的非常高興。
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是央金卓嘎關注的重點。在她看來,雙樓村作為擁有1600畝水面的采煤塌陷區,利用特有資源,創新流水生態養殖新技術,實現了規?;a,吃上了“產業飯”,集體經濟達到了203萬元,這對于卓德村今后挖掘自身資源稟賦走產業致富的路子很有參考價值。
央金卓嘎(右一)朗吉拉姆(右二)和雙樓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丁李春一同查看流水生態養殖魚塘
“雙樓村通過以黨建為引領、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支撐,走出了一條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善治新路子?!毖虢鹱扛赂嬖V記者,“在日后的工作中,我既要學習雙樓村兩委班子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有效解法,讓卓德村的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p>
央金卓嘎表示,回到西藏后,她會將跟崗鍛煉期間跟隨雙樓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開會、學習、入戶、實地走訪的親身體驗分享給卓德村村兩委,學習雙樓村兩委工作人員在工作開展,思路謀劃上的先進理念。
與央金卓嘎一起來到淮北市杜集區高岳街道的還有同樣來自哲古鎮的哲古社區婦聯主席朗吉拉姆,跟崗學習過程中,她們迅速轉變角色、融入崗位工作,認真學習、主動研究,努力學習村莊治理經驗和產業發展思路,為今后如何建設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央金卓嘎(左一)朗吉拉姆(左二)和雙樓村駐村選調生王子怡一同在村內巡查
“實打實”充電“賦能”
“從措美到淮北,相隔4千多公里,因為對口支援而緊密相連。這次跟崗鍛煉,既是取經,也是新征途的開始。”談起跟崗學習的感受,央金卓嘎表示:“回到工作崗位上,我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努力把學到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思路與本村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將所感、所悟、所得變成工作動力,為措美的鄉村振興之路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不光學習了理論知識,更深刻感受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內涵,雖然遠離家鄉,但這里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感受到了如家一般的溫暖。扎西德勒!”朗吉拉姆表示,她會以此次跟崗鍛煉為契機,多請教、多學習、多交流,將安徽好的經驗做法帶回去,帶領大家一起建設美麗家園,在實踐中服務好群眾,助推鄉村振興,做一個合格的村干部。
朗吉拉姆(右一)正在工作中
援藏的紐帶,讓安徽省與山南市緊密相連。自對口支援山南市以來,安徽援藏持續深化對口支援的廣度、深度和力度,扎實推進系統援藏工程,不斷探索契合新時代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符合當地實際的對口援藏新路子。
近年來,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加大黨員干部培訓力度,努力為山南市培養出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從雪域高原到江淮大地,從熠熠冰川到皖山皖水,共同續寫新時代“皖藏一家親”的深厚情誼。(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文 楊雪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