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10:00,十大新興產業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加快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聚集地,在合肥新站高新區管委會舉行。近年來,我省堅持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集中政策資源,大力培育發展,安徽日益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聚集地。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964.7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1238.3億元。
4個集群入選國家嶄新產業集群
實現年營收4000億元
在錨定主攻方向,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的基礎上,近年來安徽不斷優化區域布局,產業地位大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文峰在發布會上介紹,我省進一步強化合肥龍頭地位,發揮蕪湖、滁州、蚌埠、銅陵、池州等地產業發展比較優勢,構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協同制造、融通發展的產業體系,形成錯位發展、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
近年來,長鑫、晶合、華鑫微納等標志性、引領性項目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持續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和先進結構材料等4個集群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集聚企業近2000家,實現年營業收入4000億元。蕪湖數據中心集群獲批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成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布局建設的10個數據中心集群之一??拼笥嶏w“羚羊”、奇瑞“海行云”、中建材“凱盛AGM”3家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國家級“雙跨”平臺行列,數量居全國第5位。
聚焦“卡脖子”重點領域
成體系開展核心技術攻關
加快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聚集地,安徽加強技術攻關,創新能力持續攀升。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關鍵設備、零配件、材料和軟件等“卡脖子”重點領域,組建產業基礎能力創新聯合體,成體系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積極布局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等實驗設施,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數據空間研究院,持續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動態編制“倒逼”“引領”“卡脖子”等清單,采用“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攻關模式,實施省重大產業創新計劃、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研發計劃項目超600項,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敖浀洹孔印眳f同的量子計算全球開發者平臺正式上線,先進工藝動態存儲芯片實現量產,涌現出“量子鉆石顯微鏡”、北斗三號衛星低能離子探測載荷等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
實施企業梯度培育計劃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突破40家
引育市場主體,我省依托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國家級平臺,積極對接招引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已簽約落地數據中心重點項目10余個,總投資超2500億元。通過實施“百企領軍”“千企競發”等企業梯度培育計劃,鼓勵優質企業通過項目建設、戰略重組、上市等方式,加快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
截至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突破4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70家,電子信息制造業規上企業超過1500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