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關于修改〈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修改決定(草案)》)的說明、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安徽省養老服務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條例》報告)。
《修改決定(草案)》注重保護贍養人、扶養人的合法權益。規定贍養人、扶養人照顧患病住院或者失能老年人享受護理假制度;強調用人單位對贍養人、扶養人照顧患病住院或者失能老年人的,應當依法保障護理假。
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提倡個人參加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
長期護理保險是指為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導致的長期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資金和服務保障的醫療保險制度。目前安慶市為我省唯一國家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成效顯著。《修改決定(草案)》明確要求省級人民政府醫療保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逐步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范圍;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
此外,圍繞推進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修改決定(草案)》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綜合考慮養老服務設施與醫療衛生設施的布局,鼓勵將兩者同址或者毗鄰設置。探索建立養老床位和醫療床位規范轉換機制。鼓勵以購買服務等方式為養老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在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方面,我省出臺省級地方標準,優化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功能定位,有條件的社區積極發展助餐、助浴、助潔等居家養老服務。持續實施老年助餐“暖民心”工程,目前全省共有老年食堂(助餐點)約8000個,累計服務2200余萬人次。
《條例》報告建議,進一步發展嵌入式養老。針對 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的實際情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發展社區養老,更好地為居家養老人員提供服務,滿足養老不離家與社區依賴的普遍需求。在健全養老服務網絡、打造“15 分鐘”養老服務圈上下足功夫,打造一批集醫療、助餐、助浴、短期托養、緊急救助為一體的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以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村)養老服務站為依托,將專業化服務向家庭延伸,向重度殘疾、失能失智、空巢獨居等老年群體開展上門服務。支持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病床、上門巡診、遠程診療等服務。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