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 在11日進行的2023-2024賽季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第三輪比賽中,新軍江西女排以3:0爆冷戰勝老牌球隊浙江女排,取下賽季首勝。球隊獲勝的功臣之一,是今年新加盟的隊長蔡依彤。
司職二傳的蔡依彤告訴記者,新賽季開始時自己挺緊張的,因為隊伍磨合時間很短,有幾位攻手10月、11月才與球隊會合,大家心里有點沒底。但是,在首戰輸給上海隊的比賽中,大家拼得很好,第三局打到29:31,隊伍的信心一下子起來了。
2002年出生的蔡依彤是已故的中國排球名宿李耀先的外孫女,從小身體素質、爆發力和速度都不錯。父母本來想讓蔡依彤打網球,但她練到小學三年級不想練了。后來,學校的體育老師選人打排球,蔡依彤的表現不錯,一下子喜歡上了排球。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蔡依彤在排球傳統深厚的北京101中學參加訓練,師從著名教練任蓮鳳。蔡依彤說,任老師對小球和防守抓得特別細,給自己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蔡依彤從一開始練的就是二傳,李耀先年輕時也是二傳出身。蔡依彤小的時候,每次去姥爺家都會和他聊排球。姥爺會提醒她注意各種場上細節,還給她布置任務,讓她回家做手指的小力量和提腳尖的練習。
在高一下半學期,北京女排的教練初輝到101中學挑選隊員,蔡依彤和另外兩名隊友一起被選中了。進入北京青年隊之后,蔡依彤隨隊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運會季軍和2021年全運會小年齡組的第六名。
“青運會那次印象很深,當時我們攻手的硬實力跟一些球隊比有差距,但是大家拼得很好,最后拿到了獎牌。”蔡依彤說。
進入成年隊之后,蔡依彤曾先后前往深圳、浙江女排試訓、參賽,但是出場機會不多。新賽季加盟江西隊之后,主教練張建章對她委以重任,讓她擔任首發和隊長。
蔡依彤說:“感謝張指導選擇相信我。二傳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需要承上啟下,是隊內的大腦。作為二傳,幾乎每個球都會過我的手,我需要去調配攻手,把球隊的進攻串聯好。”
蔡依彤很欣賞原中國女排主力二傳、奧運冠軍魏秋月。她說:“她的球傳得特別穩,在場上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我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發揮。”
在新賽季的第一個主場比賽中,蔡依彤感受到江西球迷的熱情。在和實力強大的上海隊的交鋒中,球迷的歡呼聲給了蔡依彤和隊友堅持的動力。
“雖然比賽輸了,球迷們在比賽之后還是很高興,很多球迷找我們合影。”蔡依彤說。“現在贏球了,我們也要冷靜。我們是一支年輕的隊伍,要腳踏實地,打好每場球,爭取一場進一步,爭取多贏球,向上海、江蘇這些強隊多學習。”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 在11日進行的2023-2024賽季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第三輪比賽中,新軍江西女排以3:0爆冷戰勝老牌球隊浙江女排,取下賽季首勝。球隊獲勝的功臣之一,是今年新加盟的隊長蔡依彤。 司職二傳的蔡依彤告訴記者,新賽季開始時自己挺緊張的,因為隊伍磨合時間很短,有幾位攻手10月、11月才與球隊會合,大家心里有點沒底。但是,在首戰輸給上海隊的比賽中,大家拼得很好,第三局打到29:31,隊伍的信心一下子起來了。 2002年出生的蔡依彤是已故的中國排球名宿李耀先的外孫女,從小身體素質、爆發力和速度都不錯。父母本來想讓蔡依彤打網球,但她練到小學三年級不想練了。后來,學校的體育老師選人打排球,蔡依彤的表現不錯,一下子喜歡上了排球。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蔡依彤在排球傳統深厚的北京101中學參加訓練,師從著名教練任蓮鳳。蔡依彤說,任老師對小球和防守抓得特別細,給自己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蔡依彤從一開始練的就是二傳,李耀先年輕時也是二傳出身。蔡依彤小的時候,每次去姥爺家都會和他聊排球。姥爺會提醒她注意各種場上細節,還給她布置任務,讓她回家做手指的小力量和提腳尖的練習。 在高一下半學期,北京女排的教練初輝到101中學挑選隊員,蔡依彤和另外兩名隊友一起被選中了。進入北京青年隊之后,蔡依彤隨隊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運會季軍和2021年全運會小年齡組的第六名。 “青運會那次印象很深,當時我們攻手的硬實力跟一些球隊比有差距,但是大家拼得很好,最后拿到了獎牌。”蔡依彤說。 進入成年隊之后,蔡依彤曾先后前往深圳、浙江女排試訓、參賽,但是出場機會不多。新賽季加盟江西隊之后,主教練張建章對她委以重任,讓她擔任首發和隊長。 蔡依彤說:“感謝張指導選擇相信我。二傳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需要承上啟下,是隊內的大腦。作為二傳,幾乎每個球都會過我的手,我需要去調配攻手,把球隊的進攻串聯好。” 蔡依彤很欣賞原中國女排主力二傳、奧運冠軍魏秋月。她說:“她的球傳得特別穩,在場上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我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發揮。” 在新賽季的第一個主場比賽中,蔡依彤感受到江西球迷的熱情。在和實力強大的上海隊的交鋒中,球迷的歡呼聲給了蔡依彤和隊友堅持的動力。 “雖然比賽輸了,球迷們在比賽之后還是很高興,很多球迷找我們合影。”蔡依彤說。“現在贏球了,我們也要冷靜。我們是一支年輕的隊伍,要腳踏實地,打好每場球,爭取一場進一步,爭取多贏球,向上海、江蘇這些強隊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