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1月10日電(記者陳席元、秦華江)記者從江南大學獲悉,該校胥傳來教授團隊研制出一種手性顆粒,有望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研究成果10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衰老》上。
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屬性,是指一個物體不能與其鏡像完全重合,正如人的左右手。
“手性具有一些特殊性質,同樣的成分,生理活性迥異。有的左手性無毒,右手性就有毒?!闭撐耐ㄓ嵶髡?、江南大學教授匡華介紹,西方曾發生“反應停”事件,就是當時人們對手性物質的了解還不夠深入。
胥傳來告訴記者,此次,團隊基于手性原理,研制出一種新型左手性顆粒,讓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實驗小鼠服用該型顆粒三個月后,小鼠的行為學表現明顯改善,說明其認知能力得到提升。研究人員又對小鼠的腦部切片進行熒光染色,發現服藥小鼠的神經炎癥因子減少了近九成。
研究人員將服藥小鼠的腸道菌群移植到其他患病小鼠的腸道中,發現受體小鼠的認知能力也有所恢復。多學科綜合分析的結果顯示,小鼠服用該型顆粒后,血清中的吲哚乙酸含量大幅提升。
“吲哚乙酸是色氨酸代謝的重要中間產物。我們通過臨床研究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血清和腦脊液中,吲哚乙酸含量明顯低于同年齡段的健康人群?!闭撐牡谝蛔髡?、江南大學博士生郭曉說,之后,團隊深入研究了吲哚乙酸與大腦功能的關系。
據匡華介紹,團隊研究發現,新型左手性顆粒經口服進入小鼠腸道后,能夠調節腸道中的益生菌,促進色氨酸代謝為吲哚乙酸。
“我們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又證實了吲哚乙酸能夠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改善腦部免疫微環境,抑制神經炎癥,從而修復神經元功能。”匡華說。
胥傳來表示,目前人類尚未找到能夠徹底戰勝阿爾茨海默癥的藥物。此次團隊基于手性原理嘗試干預腸道菌群,有望為治療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新華社南京11月10日電(記者陳席元、秦華江)記者從江南大學獲悉,該校胥傳來教授團隊研制出一種手性顆粒,有望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研究成果10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衰老》上?! ∈中允亲匀唤缙毡榇嬖诘囊环N屬性,是指一個物體不能與其鏡像完全重合,正如人的左右手?! 笆中跃哂幸恍┨厥庑再|,同樣的成分,生理活性迥異。有的左手性無毒,右手性就有毒?!闭撐耐ㄓ嵶髡?、江南大學教授匡華介紹,西方曾發生“反應停”事件,就是當時人們對手性物質的了解還不夠深入。 胥傳來告訴記者,此次,團隊基于手性原理,研制出一種新型左手性顆粒,讓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實驗小鼠服用該型顆粒三個月后,小鼠的行為學表現明顯改善,說明其認知能力得到提升。研究人員又對小鼠的腦部切片進行熒光染色,發現服藥小鼠的神經炎癥因子減少了近九成?! ⊙芯咳藛T將服藥小鼠的腸道菌群移植到其他患病小鼠的腸道中,發現受體小鼠的認知能力也有所恢復。多學科綜合分析的結果顯示,小鼠服用該型顆粒后,血清中的吲哚乙酸含量大幅提升?! 斑胚嵋宜崾巧彼岽x的重要中間產物。我們通過臨床研究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血清和腦脊液中,吲哚乙酸含量明顯低于同年齡段的健康人群?!闭撐牡谝蛔髡摺⒔洗髮W博士生郭曉說,之后,團隊深入研究了吲哚乙酸與大腦功能的關系?! 锶A介紹,團隊研究發現,新型左手性顆粒經口服進入小鼠腸道后,能夠調節腸道中的益生菌,促進色氨酸代謝為吲哚乙酸?! 拔覀兝猛凰貥擞浄?,又證實了吲哚乙酸能夠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改善腦部免疫微環境,抑制神經炎癥,從而修復神經元功能?!笨锶A說?! ●銈鱽肀硎?,目前人類尚未找到能夠徹底戰勝阿爾茨海默癥的藥物。此次團隊基于手性原理嘗試干預腸道菌群,有望為治療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