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1月9日發通知,啟動合肥市柔性引才補貼工作。合肥市重點產業鏈入庫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市屬事業單位從市外柔性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團隊),滿足相關基本條件,可按規定標準申請柔性引才補貼,每人(團隊)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人社局了解到,柔性引進是指打破國籍、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系等人才流動中的制約,在不改變和影響人才與所屬單位人事關系的前提下,通過顧問指導、兼職聘任、聯合攻關等方式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團隊),不包括同一企業(集團)中,不同子公司(事業部)間的人才委派和合作。合肥此次通知明確,柔性引進的人才應為企業(單位)急需緊缺,與企業(單位)簽訂相關合作協議或聘用合同,在推動企業(單位)技術創新、課題研究、科技攻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擔任有關科技項目負責人或重要參與者。柔性引進的人才(團隊負責人)一般應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或相應等級職業資格,并通過“合肥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系統”認定為合肥市高層次人才。引進的人才(團隊負責人)在相應專業領域具有突出業績或成果,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發明專利,或在承擔重點工程、重大科技攻關、技術改造、成果轉化、推廣應用項目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過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柔性引進人才還應符合在引才企業(單位)參與或支持的項目具有實質性成果,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或市場價值;實際支付給人才(團隊)的年度計稅報酬原則上不低于30萬元等條件。
合肥此次開展柔性引才補貼,明確要求是于2022年6月16日及以后新引進,引進對象人事關系所在單位須為非合肥市域范圍內(從中央、省屬駐肥單位引進的,視同市外引進)。
申報補貼標準按年度計稅報酬的30%擇優給予用人單位引才補貼(補貼標準只計入在肥繳納所得稅的薪酬部分),每人(團隊)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此次補貼包括2022和2023兩個年度。
柔性引才補貼申報包括推薦申報、評審遴選、考察公示、審批資助等程序。補助資金依規定由市和縣(市)區、開發區按1∶1比例分擔。合肥市明確,申報單位須保證材料的真實性,如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錄入企業誠信檔案,3年內取消企業申領政府各類人才資助資格,追繳資助資金并按規定追究責任。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