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準備買點啥?”一年一度的雙11拉開帷幕。這場電商平臺的年終促銷大戲,已經延伸成為整個零售行業的一場消費盛宴。今年的雙11線下市場熱度如何?有哪些新的潮流風向?近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走訪省城各大商圈及購物場所發現,線下雙11促銷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各大電商平臺爭搶“全網最低價”之際,實體商家也紛紛拿出真金白銀拼價格,加大優惠促銷力度,與線上“搶流量”。
實體店促銷“突圍”:服飾類銷量持續走高
路過三里庵商圈的之心城購物中心,看著琳瑯滿目的巨幅折扣廣告牌,楊景忍不住放慢了腳步。“68購100,50多個品牌享受折上折”“部分精選品牌全場4折起”……她注意到,今年參加雙11的線下商家變多了,不僅有滿減活動,還可以再疊加折扣。
“冬款要試穿到身上才有感覺,網上買看不出整體效果。” 在大洋百貨合肥之心城店,市民徐女士正在挑選心儀的新款大衣。記者看到,在多家女裝服飾品牌門店,“美拉德”色系的冬款服裝陸續上新成為新寵。店內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今年天氣相較往年冷得有些晚,但門店從10月份就開始為雙11預熱做準備,目前正在做全場折扣加上滿減活動,冬裝新款銷量不斷上漲,預計很快將迎來一波銷售高峰。
“平時上新款一般不會有這么大的折扣力度,正好趕上雙11,整個全套活動下來還不到5折。”正在合肥鼓樓名品中心選購女鞋的沈女士表示,現在各大商場都有促銷活動,且力度不亞于線上平臺。“在線上買東西挺麻煩的,經常拿到手發現貨不對版,不合適還要退貨,很難買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沈女士告訴記者,線下購物的成交率更高,在實體店不僅可以享受線上同等甚至更低的促銷,而且所見即所得的品質保一家國內服裝品牌店長告訴記者,提前亮出優惠幅度,就是想打個時間差,抓住潛在消費者。“在大促節點上,實體零售門店基本上會讓利到最低。”雙11活動期間恰逢秋冬季服裝集中上新,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冬裝需求量大,而保暖性好的冬款材質為羊毛、羊絨、羽絨等居多,價格上整體偏貴。這時疊加雙11的折扣促銷,買下來比平時要劃算很多,甚至能便宜近一半。
零售商超發力:線下商品價格比線上更低
在蜀山萬象匯負一層的盒馬鮮生超市內,“線下專享價”的大號字體紅色標語被張貼在顯眼位置,多款商品價簽也被標上“線下專享價”的醒目標識,提醒消費者,店里的折扣力度更大。記者看到,一款1千克羔羊整肋排盒馬線上價為79.9元,而線下專享價為59.9元;一款405克的魚極火鍋大禮袋盒馬線上價為49.9元,線下專享價為39.9元。包括餅干、方便速食、水飲、冷凍肉禽、洗護、日用百貨等品類在內的多款商品,價格普遍直降兩成。
采訪中,不少消費者敏銳地發現了線下商品價格比線上還要便宜不少。“打開手機看了看發現,目前只有實體店降價,線上仍然保持之前的價格。”消費者小董給記者展示自己常喝的一款飲料,900毫升的東方樹葉青柑普洱復合茶在盒馬日常售價為6元,在某電商平臺官方店活動價也是每瓶6元,盒馬線下專享價則為5.2元。此外,記者在現場看到,雙11活動期間,還有千只商品低至五折、指定商品享受99元3件的優惠活動。
“趕上雙11多重優惠,準備一次性把新房家電配齊。”在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內,市民小梁正在體驗一款最新的家用凈水機。“每款電器型號不同,功能也不一樣,在實體店里看得更直觀,產品之間的優勢也更好比較。”廚房家電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現場掃碼頁面上顯示的價格基礎上,每款產品還會彈出不定額的消費券直接減扣。小梁告訴記者,自己對比了下,在線下買的家電和線上同價,有幾樣還更優惠了。
請進“高科技幫手”,成為雙11家電消費新追求。其中,新功能掃地機器人成爆款。仿生機械臂、雙線激光障礙物識別、自動集塵等新亮點,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雙11活動算下來減了700多,性價比很高,趕緊給家里添置一臺。”消費者顧先生表示,現在線上線下價格沒有太大區別,主要看自己需求。記者走訪省城多家線下家電商場看到,雙11期間,各品牌商家紛紛推出疊加優惠,數碼3C、智能家電等產品較為熱門。
大促新玩法花樣多:即時零售興起、“氛圍感經濟”引流
“我們的產品都是線下門店發貨,大家可以放心拍。”在銀泰中心二期美妝產品區,為了迎接雙11,直播間里上架了百余款美妝好物,主播正在熱情地給顧客介紹。家住廬陽區的90后妙妙趁著雙11大促囤了不少貨,“護膚品對女生是剛需,秋冬季比較干燥,家里精華、面霜都快空瓶了,現在買一送一,價格也是一年中最劃算的時候。” 工作人員表示,為了讓消費者更清晰了解各類優惠,同時也將銷量帶給本地實體門店,雙11活動期間,沒有時間到店體驗的顧客,可以選擇看直播“種草”,下單當天就可以發貨。
隨著個性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線下實體商家的經營模式也發生著改變。面對不愿等待、不愿預售的年輕消費群體,即時零售成為雙11消費新潮流。“下單的貓糧半個多小時就送到了,比平時買還優惠了十幾塊錢。”00后消費者小如對此感到很滿意。記者注意到,得益于本地實體商家豐富的商品供給,以及即時配送網絡的日益完善,不少實體店提供定時達、閃電送等服務,成為消費者購物新選擇,也給本地商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銷量。
此外,除了大力度的促銷活動和升級服務,實體零售商家還在消費場景上“花心思”,大膽創新搭建各種情境空間,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吸引眼球,留住消費者的腳步。
“媽媽,給我和這個超大的扭蛋機拍張照吧!”在銀泰中心一層中庭,一對母女在兩層樓高的扭蛋機前尋找最佳角度。這是為迎接雙11,該商場舉辦的“巨型扭蛋機空降”活動,以扭蛋機造型為背景,圓球和櫥窗裝置都融入視覺沖擊力強的橙紅色,購物狂歡的氛圍直接被拉滿。扭蛋里內含禮物限時派發,引來了不少年輕消費群體和親子家庭打卡。隨著各大商圈促銷活動的次數增多,消費者除了價格,也更關注消費場景營造的氛圍,“氛圍感經濟”正不斷解鎖出雙11購物新體驗。
安徽消保委發布提示: 消費者應理性購物、按需購買
從10月下旬開始,線下眾多實體零售商家提前搶占雙11消費市場,通過發放消費券、直降、立減等銷售方式吸引客流,深度參與雙11。在線上,電商平臺紛紛給出滿減、百億補貼等疊加優惠,服飾鞋帽、美妝個護、運動用品等品類銷售勢頭強勁。
“線下購物直奔主題,而在線上客服有時不夠專業和變通,反而增加了自己花費的時間成本。”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服務體驗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自己比較注重購物帶來的“愉悅感”,而線上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售后處理不當、與實體店價格差距變小等原因讓自己開始從線上“轉戰”線下。
第十五個雙11,消費者的核心追求步入新階段,‘熬夜剁手’也不再那么有吸引力,多數消費者更傾向于直接的降價,過長的預售期、復雜多變的促銷算法反而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欲。“線上等待時間長,最后付完尾款仔細一算,好像也沒便宜多少。”某電商平臺資深買家秦凡告訴記者,相比之下,實體門店的商品品質更有保障,對商家的信任度也更高,線下活動機制相對簡單,消費者不用做“計算題”就能享受到價格優惠。
面對“各顯神通”的促銷戰,消費者要如何進行選擇,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前不久,安徽省消保委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購物,按需購買。應當注意的是,商家推出的優惠政策,預售、紅包、滿減、優惠券等都是有一些規則和限定的,消費者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課,看清規則,精打細算,不要盲目沖動。
此外,一些商家推出了“購物金”如“充900享1000元”。消費者需要明白,這1000元的購物金中有本金900元和權益金100元,使用時“本金”與“權益金”是等比例消耗的,不管是退貨還是到期退回,消費者只能提回沒有使用的“本金”不包括增值的“權益金”。雙11前,消費者最好清理一下自己的小倉庫,事先對自己需要購買的物品列個清單,提前了解價格走勢、“貨比三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