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數字化轉型論壇在合肥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協信息科技學會聯合體承辦,中國電子學會、中國宇航學會、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辦公室(省發展改革委)和安徽省電子信息協同創新聯盟協辦。
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志明,科大訊飛集團公司副總裁、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方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原總工程師孫為鋼研究員,中國科協信息科技學會聯合體副秘書長、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姚俊臣,中國仿真學會副理事長張柯,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張毅,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汪毅,安徽大學副校長黃志祥,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副秘書長王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信息科技領域的專家、產業界代表150多人出席會議。
姚俊臣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不僅為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制造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還將促進百行千業升級蝶變,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開幕式上,張柯副理事長代表中國科協信息科技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23年信息科技領域前沿熱點問題》。
安徽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眾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旅賁(ben)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星圖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耀峰雷達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在開幕式上進行了簽約。
專家報告環節,邱志明院士、孫為鋼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艾渤教授、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良研究員、方明院士、張柯副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曉軍教授、BOE工業互聯網業務華東華中區域總經理李紅力、北京郵電大學王丹石副教授分別圍繞會議主題作了題為“智能技術在海上裝備中應用及發展思考”“數字賦能描繪地月空間生態圈愿景”“6G賦能智能交通”“新應用、新平臺,軟件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訊飛星火大模型賦能數字化轉型”“從仿真到元宇宙——以軍事領域為例”“鈮酸鋰太赫茲強源及其應用”“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轉型:變革的引擎和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和“寬帶通信系統與網絡數字孿生技術”等主旨報告。
高峰對話環節,北京郵電大學黃善國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翟廣濤教授,達闥機器人(合肥)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清,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濱參與對話。專家們圍繞各自研究領域就信息技術賦能數字化轉型關鍵要素、科技社團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及青少年信息技術素養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