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新霖飛能科集團|深度講解: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都有哪些盈利模式?
來源: 責任編輯: 分享到 2023-10-09 17:14:39

近年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不斷深入人心,我國光伏行業的發展取得了矚目成績。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達25.87吉瓦,同比增長236.7%;2023年一季度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9.21吉瓦,刷新了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年度新增裝機記錄。同時,根據IEA的預測,到2024年,分布式光伏將占據全球光伏市場總量近一半,其中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將成為主要市場,未來5年將占據新增裝機量的75%。這意味著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發展,正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不可或缺的環節。

我們可以看到,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市場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政策的鼓勵與推動下,吸引了大批企業與用戶投資者的追捧,紛紛加入到綠色能源轉型發展的隊伍當中。通過合作開發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把企業廠房屋頂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寶庫”,幫助企業完成碳排放指標的同時,還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綠色收益”。那對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業主都有哪些盈利方式呢?


新霖飛能科作為在光伏行業深耕15年的企業,已在全國多個省市完成眾多光伏電站的搭建,為眾多工商業主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綠色收益”,下面,新霖飛就來詳細盤點一下的光伏電站的盈利方式。


一、傳統分布式光伏的收益方式

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最主要的收益來源是節省電費、上網電價和項目補貼的收益。擁有分布式光伏的企業主一般有三種配電方式的選擇,分別為“全部自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和“全額上網”模式。在不考慮國家補貼的情況下,工商業電價顯著高于上網電價,“全部自用”模式的經濟效益方面要略高于“全額上網”模式,“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介于二者之間。


二、分布式光伏+儲能收益方式

隨著光伏平價時代的到來,光伏+儲能的發展勢不可擋。光伏+儲能系統提高了用戶自發自用率,帶來更大的收益,另外還可以采用峰谷套利模式。

所謂峰谷套利,就是利用大工業與一般工商業的峰谷電價差,在低谷時段進行充電,在用電高峰期放電,從降低用電單價中獲得盈利。

我國電價采用峰谷制度,高峰時商業用電能達到1元/度左右,低谷時只有不到0.3元/度。工商業用戶安裝光伏+儲能,在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可節約電費約0.7元/度。

分布式光伏+儲能還可以通過虛擬電廠,參與需求響應調峰從而獲得豐厚的收益。以浙江為例,在全國各省份中,浙江省工商業儲能發展可謂是最前面。浙江不僅率先調整了全省整體電價策略,力爭讓當地儲能項目都能實現“兩充兩放”,還在收益翻倍的同時,進一步細化了儲能補貼規則,有效縮減當地工商業儲能項目的回本周期。

那么,按照7月份最新的電價水平,在浙江省投資一座5MW/10MWh工商業儲能電站,通過峰谷價差套利能夠產生多少收益呢?新霖飛帶大家詳細算一下。

1、背景設定

1.1運用場景:在浙江省新建5MW/10MWh的工商業用戶側儲能項目,工廠白天負荷穩定可完全消納儲能放電,且變壓器容量滿足儲能充電需求。

1.2基本設定:根據6月份22個儲能EPC項目中標情況來看,2h系統EPC項目中標單價區間在1.376-2.226元/Wh,我們取平均中標報價1.64元/Wh來計算成本,總投資1638萬元,并按90%放電深度、系統效率首年衰減5%、此后每年2%、充放電效率85%、儲能設備每年運行330天進行計算。

1.3兩充兩放:根據之前發布的公告,浙江省代理購電價格尖峰電價時段為9:00-11:00、15:00-17:00兩個時段,低谷時段為11:00-13:00、22:00-次日8:00兩個時段,根據此劃分規定,浙江省工商業儲能電站可以采用“低-尖”和“低-高”相互配合的單日兩充兩放收益模式,實現收益最大化。

1.4峰谷價差:以2023年7月浙江兩部制大工業用電1-10kv為例,尖峰電價高達1.2583元/度、高峰電價:1.0710元/度、低谷電價:0.3160元/度。


2收益計算

根據以上背景設定,一座容量為5MW/10MWh的工商業儲能電站,通過峰谷價差套利,前8年收益水平如下:

年累計收益=放電收益-充電成本=實際放電容量*尖峰電價-實際充電容量*深谷電價=(尖峰電價*日充放電次數*消納天數*系統效率*總容量)-(深谷電價*日充放電次數*消納天數*系統效率*總容量/充放電效率)

逐年計算,則8年累計收益=34051410.4(元)≈3405.14(萬元)

總成本=20,000,000*1.64=16400,000(元)=1640(萬元)

回本年限=3.9(年)

則現行電價政策下,該電站8年的收益情況如下表:


這意味著,在首批電芯老化前,該儲能電站還能掙4年的錢,每年420多萬凈收入,4年凈收入共計約1702.57萬元。這個收益水平,放眼全國都是極高的。

這僅僅是峰谷電價差帶來的收益,在浙江省眾多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包括但不限于配電增容、放電補貼、容量補貼、投資補貼等多種政策類型,還能獲得更多補貼收益。

除了浙江省之外,其實全國各個省市都有響應的補貼政策,例如廣州為激勵用戶參與并培育虛擬電廠需求響應市場,發布《廣州市虛擬電廠實施細則》,安排補貼資金3000萬元,鼓勵用戶參與虛擬電廠需求響應市場,逐步形成約占全市最高負荷3%左右的需求響應能力,補貼費用=有效響應電量x補貼標準x響應系數,削峰補貼最高5元/度,填谷補貼最高2元/度。

三、分布式光伏的碳收益方式

除了傳統的電價和各項補貼帶來的收益,分布式光伏產生的碳減排量在碳市場層面也能通過交易獲得收益。我國的碳交易市場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另一類就是CCER,全稱為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就在前不久,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在中關村論壇林草碳匯創新國際論壇上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啟動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各項工作,爭取今年內重啟CCER。

那么CCER的重啟對工商業主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后,各類社會主體可以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方法學領域內,按規定自主自愿開發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項目的減排效果經過科學方法量化核證,可以在市場出售并獲取相應的減排貢獻收益。


舉個例子,例如新霖飛所服務電站的用電企業,每年的碳排放配額為1萬噸,企業通過安裝光伏系統之后,采用綠色環保的生產方式,使原來的碳排量減少到了6000噸,那么多余的4000噸,就可以在碳交易市場進行出售。而其他企業如果需要擴大生產需求,原定的碳排放配額不夠用了,就可以在碳市場購買這些被出售的額度,從而達到標準。

對于安裝了光伏電站的企業來說,CCER重啟后將多一份碳資產收益。那么這部分碳資產收益大概有多少?新霖飛也可以幫大家簡單算一下:

還是以上文提到的一座5MW/10MWh的工商業光伏電站為例,假設第一年可發電600萬KWh,考慮衰減后,20年累計可發電1100萬KWh,年平均發電量為550萬KWh。

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減排量為: 5500000KWh×0.997KG/KWh =5483500KG=5483.5噸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1MW光伏電站每年可以減少5483.5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 


2023年8月29日,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碳價指數,結果顯示,2022年9月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買入價格預期為59.74元/噸,賣出價格預期為62.84元/噸,中間價為61.29元/噸。 

按62.84元/噸成交價計算,這座 5MW的光伏電站每年可獲得34萬元左右的收益。20年將獲得680萬左右收益,碳排放權交易給工商業光伏電站帶來的額外收益還是非常明顯的。 

綜上,為大家詳細講述了建造一座光伏電站可以帶來的收益種類及具體收益情況,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如此龐大的“能量”驅動下,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前景必將愈發火熱。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马边| 武威市| 图们市| 张家港市| 嵊泗县| 政和县| 洪泽县| 普陀区| 怀柔区| 象州县| 信丰县| 刚察县| 邵阳市| 辛集市| 梓潼县| 绥化市| 邛崃市| 霍山县| 永寿县| 鹿邑县| 乌什县| 萍乡市| 宁国市| 开封市| 剑阁县| 临湘市| 宜春市| 绥滨县| 磐石市| 蛟河市| 苗栗县| 谢通门县| 乌什县| 应城市| 张北县| 丰宁| 临夏市| 安仁县| 牡丹江市|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