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理念逐步進入住宅建設領域,空氣源熱泵也在住宅建設方面得到廣泛應用。10月8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了安徽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住宅用空氣源熱泵類室外機組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
經歷了30年的高速發展,住宅建設已從單一的節能建筑發展到綠色建筑、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住宅空調的形式也從單一的窗式空調,逐漸演化成分體空調、戶式多聯空調、空氣源熱泵兩聯供、三聯供等多種形式。其中,作為綠色節能的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應系統也在住宅得到廣泛應用。不過,根據相關部門的調研、實地考察、工程回訪,目前住宅空氣源熱泵類室外機位布置、配管普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包括位置不合理,相鄰住戶相向排風,形成噪聲、排熱相互干擾;空間尺寸偏小,安裝、檢修、維護不方便,有一定安全隱患;進排風組織不合理,散熱不好,導致住宅空調的實際能耗普遍偏高;室外機配管、安裝隨意,一方面導致配管超長,致使空調實際運行能效降低,另一方面影響外立面美觀;配管保溫材料、厚度、保護及施工等方面均存在問題,導致保溫性能下降,空調運行能耗增加,使用壽命減少等。
為此,我省制定了《住宅用空氣源熱泵類室外機組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規范住宅空氣源熱泵類空調供暖系統、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應系統的室外機組機位、配管及保溫的設計、施工與驗收,保障室外機組安裝維修安全方便、散熱良好、運行高效、立面美觀等。
記者在征求意見稿中看到,空氣源熱泵類室外機平臺應與主體建筑一體化同步設計。應優先保證安裝維修人員的安全;應按滿足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管理要求等因素進行;應根據建筑的布局和安裝室外機的條件確定其位置;設計采用分體式空調的住宅,每個房間應獨立設置室外機平臺,平臺數量不應超過使用房間數量,在不影響室外機正常散熱的前提下,多個房間室外機平臺可并列設置;設計采用戶式集中空調及空氣能熱水機組供生活熱水時,每戶宜只設一個集中的室外機平臺;室外機平臺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板。
空氣源熱泵類室外機組的位置應確保進、排風通暢,且避免氣流短路;應避免受污濁氣流對室外機組的影響;噪聲和排出熱氣流應符合周圍環境要求;應便于對室外機的換熱器進行清掃和維修;應有防積雪措施;應設置安裝、維護及防止墜落傷人的安全防護設施。
空氣源熱泵類室外機平臺布置不應設置于封閉空間內,空間至少應有一個面與室外相通;不宜設置在氣流組織不暢的深凹槽內;不宜面對面設置;對面不宜有障礙物;不應設置在生活陽臺內;室外機及附屬設備安裝后不應影響采光通風、外窗開啟,不應有遮擋視線。側排風的室外機排風不宜與當地使用空調季節主導風向相對,必要時可增加擋風板。
戶式集中空調、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應系統室外機平臺位置不宜緊鄰臥室外墻設置;應靠近廚房、衛生間布置;應設檢修門(洞口)和安全防護欄桿;平臺應設地漏。
另外,空氣源熱泵類室外機的室外運行環境溫度夏季不宜高于43℃,冬季不宜低于-15℃。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