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在位于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波拉昂孟都縣的北蘇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印尼姑娘宋美娜的工作很忙碌。她是辦公室負責人事與薪酬管理的行政人員,會中文、懂業務,她還是中印同事之間溝通的橋梁。
宋美娜畢業于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是蕪湖職業技術學院與安徽海螺集團海螺水泥印尼區域聯合培養的首屆“國際訂單班”畢業生。在蕪湖學習、生活三年,美娜學會了中文,拿到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畢業證,有了一份好工作,拿到了不錯的收入,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人生。
為海外皖企“訂單式”培養人才
在宋美娜看來,拿到獎學金,來中國留學,是人生中特別幸運的一件事。
2019年,安徽海螺集團海螺水泥印尼區域與蕪湖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啟動“國際訂單班”項目,海螺公司與印尼地方政府共同選拔優秀的印尼籍學生前往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經過層層選拔,首批選派了11名學生,美娜和姐姐笛娜雙雙入選。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安徽企業走出國門。”印尼北蘇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中林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中資企業大力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帶動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在當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對本地化優秀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缺人才”成了制約企業“走出去”步伐的痛點。“優秀的翻譯人才匱乏。印尼當地職業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會中文、了解中國文化、懂技術的專業人才更是非常缺。”
“國際訂單班”應運而生。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管理學院了解到,為中資企業“訂單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對“國際訂單班”留學生采用“中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完全基于企業在海外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目的是幫助留學生畢業進入中資企業后能快速上崗,滿足企業個性化用人需求。
企業需要什么 學校就教什么
“我一生永遠都不會忘記到中國來的第一年。”2019年底的冬天,美娜和印尼同學們來到蕪湖,正式開啟為期三年的大學生活。一句中文都不會,美娜的學習從中文開始。
在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訂單班的留學生第一年進行中文學習,提高中文學習交流能力,通過HSK漢語水平考試以后開始專業課的學習。第二和第三學年,在強化中文應用的基礎上加入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操作課程。最后一年還有實習,實習基地就設在海螺水泥國內分公司,留學生現場學習,感受企業管理和文化。
“企業需要什么,學校就教什么。”對標企業的實際需求,國際訂單班的留學生主要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行政管理等專業學習。由于留學生中文水平不能完全等同于中國學生,專業課學習中一般采取單獨編班模式,進行小班教學,以技能教學為主,尤其側重專業性和實操性。
美娜學習的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第一學年語言和文化課程13門,不僅有中文學習,還有文化體驗及武術運動等課程,提升語言技能的同時,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第二、三學年專業課有22門,其中實踐實訓類課程的課時占比很高。
“訂單班同學更多的專業課是在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完成的。老師們會結合印尼當地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管理學院留學生管理科科長洪娟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技能教學一切以“學生用得上”為目標。移動通信技術迭代不同國家發展水平不一樣,老師教學中會調整教學重點。考慮將來學生進廠工作實際需要,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會網絡布線,還要會修電腦。學生們不僅要會中文,更要了解中國文化,將來能適應企業管理。
“國際訂單班”迎來新同學
2022年夏天,首屆“國際訂單班”11名留學生順利畢業,不僅拿到了畢業證、職業資格證書,還全部通過了HSK漢語水平考試。經過雙向選擇,11名畢業生全部進入印尼北蘇海螺工作,就業率100%。
美娜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滿意。“在印尼,進入中國企業工作是很好的選擇。工作環境、收入,我都很滿意。”和她一同回歸的姐姐笛娜,也在北蘇海螺工作,目前負責采購和銷售工作。
北蘇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中林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在印度尼西亞,像海螺等大型中資企業收入高、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管理也比較人性化,非常受當地年輕人歡迎。“大型中資企業提供的收入普遍超過當地平均水平,部分崗位甚至能達到當地政府科長、局長級別公務員的收入。中國企業很多還提供餐飲、住宿。”
首屆11名畢業生在生產、銷售、行政等崗位上工作已經一年多了。“從一年多的崗位鍛煉來看,留學生勤奮好學,融入企業較快,得到了廣大干部員工的充分認同。”孫中林告訴記者,在中國學習生活了三年以后,留學生不僅學習了語言和技能,對中國文化和中資企業管理有較好的認同,達到了預期的培養目標。
企業對他們還有更高的期待。北蘇海螺全面推進實施“絲路人才計劃”,構建96絲路人才培養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以員工本地化率90%為目標,穩步減少外派中國籍員工數量;以管理本地化率60%為目標,擴大外籍管理團隊規模。”孫中林介紹,目前北蘇海螺已初步實現管理本地化率60%的目標,但是在中層及以上管理層級上還需進一步突破。“對于這批留學生,公司下一步將安排他們在重要崗位上進一步鍛煉,希望他們能逐漸成長為公司的中堅力量。”
聯合派遣留學生在印尼當地政府和群眾中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國際訂單班”還在培養更多的絲路人才。9月7日上午,在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訓室里,印尼留學生海麗莎、宋書陽、李不言和范麗妮正在上課。他們是第二屆國際訂單班的留學生,今年5月剛剛入學,已經能聽說簡單的漢語,畢業后去印尼海螺工作是他們共同的愿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