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眼下正值大閘蟹批量上市季。在安徽無為、當涂等各個螃蟹產區,蟹農們正在蟹塘里忙著捕蟹。很快,這些捕撈上來的螃蟹就能成為中秋家宴上鮮甜肥美的佳肴。
近年來,借力新電商,從前“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安徽大閘蟹,逐漸“爬”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品牌效應逐漸顯現,并帶動蟹農增收致富。農村小伙賣螃蟹成“電商帶頭人”
中秋節臨近,安徽省無為市鶴毛鎮的蟹農張飛正緊鑼密鼓地走村串戶收購當地蟹農養殖的大閘蟹。
張飛是一名90后,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合肥從事銷售等工作。2019年,家鄉荸薺等農產品出現了滯銷。張飛回到家鄉,嘗試在拼多多開店銷售荸薺。讓張飛出乎意料的是,這款小眾農產品很快就賣爆單了,這也堅定了他繼續做農村電商的信心。
無為市地處長江下游北岸,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境內有竹絲湖等湖泊,湖泊總面積達到1.6萬畝,且當地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濕潤,非常適合養殖大閘蟹,無為也是安徽的大閘蟹主產區之一。
雖然無為的大閘蟹養殖歷史悠久、產量大、品質好,但一直以來,無論是市場知名度還是美譽度,無為大閘蟹與外地的品牌大閘蟹差距較大,很難打開市場。在銷售荸薺的同時,張飛開始嘗試銷售無為大閘蟹。
2020年,受疫情影響,當地大閘蟹線下銷售遇阻,張飛看準時機,果斷注冊了“鶴農人”品牌,在拼多多銷售。
▲9月14日,張飛在蟹塘捕撈大閘蟹。祝亮 攝
“在大閘蟹上市時節,我們一天最多能賣3000多單?!睆堬w對銷售業績頗為自豪。目前,在電商帶動下,張飛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了500萬元,僅大閘蟹的年銷售額就突破了200萬元。
創業幾年來,張飛通過電商解決了不少銷售難題,帶動了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他也因此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電商帶頭人”。
▲無為大閘蟹主要以魚蝦、玉米等為飼料,品質很好。祝亮 攝
電商助力當涂大閘蟹走進千家萬戶
距離無為市數十公里的當涂縣,也是安徽知名的大閘蟹產區,當地出產的金腳紅毛“姑溪河”大閘蟹曾是皇室貢品,與陽澄湖蟹、白洋淀蟹并稱“中華三只蟹”。
金秋時節,蟹鄉當涂一年中最鮮美的時日到來了。每天一大早,當地一望無垠的蟹塘就開始熱鬧起來,蟹籠被拉起,一只只體大肥美、青背白肚、金腳紅毛的螃蟹爬滿其中。
▲蟹農乘著小船在蟹塘里捕撈大閘蟹。祝亮 攝
在當涂,張紅林也是一位當地知名的“電商帶頭人”,年近不惑的他,已在電商平臺征戰多年。
“我們的蟹膏松軟滑潤鮮紅充盈,蟹黃金色流油外溢,吃起來非常美味。每年螃蟹還沒捕撈時,就有很多熟客提前下單預定?!睆埣t林介紹,當涂大閘蟹走生態養殖之路,通過養殖螺螄、栽種水草等手段,改良了水質,同時也為螃蟹提供天然優質動物性蛋白質餌料,讓螃蟹的品質更好。
回憶起創業之路,張紅林說,2018年,他看到家鄉大閘蟹資源雖然豐富,但銷售不好,而且賣不上價,于是便萌生了做電商的想法。說干就干,他拿出在外打拼多年的積蓄回鄉創業,開設了兩家網店,專門銷售當涂大閘蟹。如今,電商的年銷售額已超400萬元。
在電商的加持下,大閘蟹已經走出當涂,走進千家萬戶,走上全國各地的餐桌。
“以前,大閘蟹上市后,我們都等著外地的批發商來收購,銷售不穩定,而且價格賣得低。有了電商后,不僅不愁銷售,售價也高了?!闭勂鸾陙泶箝l蟹的銷售變化,當地一些蟹農不無感慨。
安徽大閘蟹登陸“多多豐收館”銷售火爆
在“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來臨之際,9月15日,拼多多正式上線“多多豐收館”,投入10億資源包,聯合平臺30萬商家與全國各大農產區共慶豐收。
此次豐收館設置匯集來自全國1000多個農產區的米面糧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50萬款農副產品等,其中就包括安徽的無為大閘蟹和當涂大閘蟹。借力電商,安徽大閘蟹從源頭直達全國大市場,為全國消費者呈上一場豐收盛宴。在拼多多百億補貼等資源的支持下,目前,安徽大閘蟹銷售火爆。
▲中秋節臨近,大閘蟹迎來銷售旺季,張飛每天都忙著備貨、發貨。祝亮 攝
據了解,百億補貼將對入駐“豐收館”的農貨進行全面覆蓋,進一步促進各地農戶不僅有個好收成,也能賣個好價錢,豐產又增收。
此前不久,在農業農村部發起的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上,拼多多也作為互聯網的代表亮相此次活動。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已經連續多年參與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助力全國優質農產品出山進城,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豐收節將一直持續至9月30日,推動各大農產區優質農貨直連中秋節餐桌,讓消費者感受豐收和團圓的雙重喜悅,打開拼多多app,搜索“豐收節”“多多豐收節”即可直達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