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被視為人類科技發展的下一個重要突破口。伴隨著對量子相關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如何做好量子科普教育,培養更多的量子計算人才是一道時代命題。
“當前,量子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如何讓學生更適應社會需求,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量子與編程‘牽手’或許是一個途徑?!?月20日,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楊在第二屆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量子計算大會暨量子計算產業峰會的量子科普教育專題論壇上,圍繞《量子計算在編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作報告。
“將量子計算與編程結合,是教學改革的一次探索。開始嘗試前,我們內心比較忐忑,擔心太難了,學生不適應,好在反饋還不錯?!痹跅顥罘窒淼腜PT上專門有一部分是學生對課程的評價:“通過學習,我們收獲很大”“幫我見世面了,謝謝老師”……
“工科的學生向來惜字如金,這些評價文字不長,但能看出學生對于量子計算還是很感興趣的,之后我們還會繼續進行教改?!鼻安痪谩八灸媳绷孔佑嬎憔幊烫魬鹳惻e辦,楊楊教授的學生也參加了比賽。“每次組會都能聽到學生說在準備比賽,最后成績還不錯,獲得了二等獎。”楊楊滿是欣喜。
從2022年開始,中國計算機學會開始主辦CCF“司南杯”量子計算編程挑戰賽,其目的就是為了推動我國量子計算創新發展,助力高校、企業培養量子計算人才。
第二屆CCF“司南杯”量子計算編程挑戰賽在今年4月開始,比賽總獎金超百萬,參賽隊伍800余支,大賽共分為高校組和專業組兩個賽道,專業組賽道分通用、量子機器學習、量子金融、量子生物化工四條細分賽道。
“從賽事的報名情況來看,本屆大賽取得了許多飛躍性的突破,參賽人數創新高,參賽群體更加‘年輕化’,本科生比率超過50%?!卑不帐×孔佑嬎愎こ萄芯恐行母敝魅乌w雪嬌告訴記者,從賽事規模上,第二屆司南杯賽事相較于第一屆,增加了高校組與機器學習兩個賽道,賽道數量由3個增長到5個。
趙雪嬌介紹,從隊伍數量上來說,本屆大賽共有898支隊伍參賽,同比增長36.68%;在覆蓋國內外院校方面,由于本屆大賽增加了高校組賽道,吸引了眾多本科生參加,覆蓋的國內外院校達到了260所,同比增長78.08%;在覆蓋企業方面,由第一屆15家上升至本屆的40家,增幅超過160%。
用才之基在儲才,儲才之要在育才?!傲孔佑嬎悴皇且淮四軌蛲瓿傻氖聵I,要從娃娃抓起,為中國量子算力事業凝聚更多英才?!敝袊茖W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曾建議,將國產量子計算機科普納入中小學科普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已開設量子科技相關課程的高校中,引入國產量子計算機軟硬件相關課程,鼓勵并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性學術組織舉辦的全國性量子計算各類技能大賽,讓更多的中國的“下一代”了解和掌握量子計算基本常識,引導學生特別是高校青年學生養成使用國產量子操作系統習慣,逐步構建中國自主量子計算應用生態圈。(記者 鹿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