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7月24日第5版整版報道 6月7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肥先進光源項目獲國家正式批復,將于今年9月開工。這意味著,除已有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同步輻射光源外,安徽合肥已建、在建和預研大科學裝置12個,總數位居全國前列。
2023年4月,德國大眾宣布將繼續投資75億元人民幣,在合肥建立研發中心,助力合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此前,美國康寧和德國大陸輪胎決定追加對合肥的投資。2023年上半年,合肥新增外資企業82家。
2022年,合肥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8家,30萬大學生來肥就業。在合肥,平均每個月誕生一家上市公司,科創板上市企業累計達20家。
2020年,合肥首次躋身GDP(地區生產總值)“萬億俱樂部”;2023年,合肥第三次入選“新一線城市”……
如今,合肥顯示、光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高端裝備制造六大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占比近六成,對經濟貢獻率超過80%,擁有“燈塔工廠”四家。貸款余額始終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6%,近三年新增超1萬億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度電GDP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倍,GDP能耗只有全國的二分之一。
2022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中,合肥位列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