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直屬分中心配備有AED
便民藥箱
企業間轉讓不動產,需要什么手續?提交幾份材料?前往哪些部門?花費多長時間?
事關不動產登記,總是有許多細節問題需要操心。以往,這個材料若錯交到那個部門,可能就要再耗時幾天前去辦理。如今,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不斷升級便民服務,市民只跑一次便能輕松辦理;再乘“數智化”東風,后臺步步打通大數據壁壘,用便民“小”窗口切實做好惠民“大”服務。
硬件設施過硬 登記中心也是“惠民中心”
早上8時40分,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瑤海分中心的大門準時打開,市民們有序進入中心內,坐著等待9時開始的業務辦理。
“提前20分鐘打開大門,是因為考慮到天氣炎熱,早到的市民們可以進入中心吹空調等待,且中心內部有許多業務辦理資料,等候的市民可以提前查閱資料,提高辦事效率。”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瑤海分中心副主任張元說。
飲用水、一次性紙杯、衛生間、手部消毒液、擦手紙……在位于要素大市場的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直屬分中心,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打趣地說道,除了吃飯睡覺,這里其他服務一應俱全。
除此之外,記者還在直屬分中心的咨詢服務臺上,看到了兩個裝滿藥品的急救箱。從口罩、棉簽、創可貼,到碘伏、清涼油、感冒藥,許多市民可能突發的“小”問題,中心都花了“大”心思考慮。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家分中心大廳顯眼位置,都擺放有一臺亮眼的橘紅色儀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增設AED的同時,各中心分別派專人參加了急救知識培訓,以防市民辦事過程中突發意外情況。”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直屬分中心主任盛恩洲表示。
辦理流程精簡
打好“組合拳”練好“基本功”
窗口雖小,便民力度卻大。瑤海分中心內,公證窗口、銀行窗口由各單位工作人員駐點,切實做到了“一網、一門、一次”辦理,為市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今天來辦理業務前,我特意上‘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小程序查看了各中心排隊人數,看到排隊人數不多后才前來。”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小程序中提交了電子版文件,今天來中心僅需核稅等簡單程序,便可輕松拿證。
除了“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進一步實現的業務辦理“無紙化”、便民化,帶押過戶“不見面”也讓市民深受其益。
近年來,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不斷優化“不動產+金融”領域深度合作,推進不動產登記機構、銀行系統貫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借助不動產登記網上“一窗辦事”平臺,將不動產登記大廳“搬到”銀行網點。
從以前的一張證跑七八趟,耗費二三十個工作日,到如今企事業登記及時辦結,20分鐘拿到證書,背后離不開合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將惠民落到實處的決心。
通過全程網辦、全城通辦、一照聯辦、跨省同辦、指尖秒辦、無感智辦的“六辦”組合拳,以及減事項、減費用、減環節、減時間、減次數、減材料的“六減”基本功,如今,不動產登記變得輕松高效,社會滿意度自然得到了提升。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雅雯/文 楊鋒/攝 實習生 黃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