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有所育”到“老有所托”,今年合肥為辦好民生實事,在公益性項目中下足了“手筆”。今年上半年,合肥市級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已完成投資52.35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60.1%,完成投資同比增長95.6%,半年完成投資創歷史新高。
安徽首家公辦“醫養結合”機構日前正式開放,合肥首家中醫院下半年即將建成,瑤海區板橋里幼兒園將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合肥八中運河新城校區也正在加緊建設……7月26日,記者走訪了多個百姓關注的民生項目。
拓展供給公共教育資源新建60所中小學、幼兒園
7月26日,走進瑤海區板橋里幼兒園,這里除了教室、圖書閱覽室、音體室等常規教學場所,還新建了天空農場、攀爬山丘、自然課堂、游戲沙池、戲水池、彩虹樹屋等活動場地。
板橋里幼兒園總園長王燕告訴記者,“因為這里周邊住宅小區很多,為了緩解周邊兒童的學前教育問題,我們幼兒園擬設18個班級,可以提供540個學位。”該幼兒園于去年7月開工,今年9月將正式開園,迎接第一批新生。
在合肥西邊,合肥八中運河新城校區正在加緊建設。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宿舍樓、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樓等單體建筑已經封頂,目前工人們正在進行主體結構完工后的二次砌筑和裝飾裝修。
合肥八中總務處副主任劉寶如介紹,合肥八中運河新城校區總投資16.7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24.7萬平方米,辦學規模計劃在6450人左右。“爭取明年9月正式開學。”
合肥市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三級主任科員裴陽陽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中小學21所、新增學位3.2萬個,幼兒園39所、新增學位1.6萬個,完成年度計劃75%。
增強醫療保障能力半年新增托位1.63萬個
今年3月,合肥市二院老年護理院正式運營,這是安徽省首家大型綜合性“醫養結合”機構,集健康管理、醫療、康復、養老、照護、臨終關懷“六位一體”。走進護理院,中庭花園古色古香,木質墻沿頗有徽派韻味,健身設施一應俱全,現已有老人入住。
與此同時,合肥首家中醫院——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區已經進入建設收尾階段,主體結構已完工,正在進行幕墻及機電安裝施工,計劃今年年底竣工交付。建成后,該院將提供集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聚焦醫療服務,目前合肥還有多個公益性項目正在建設。裴陽陽透露,市為民服務用房現已完成竣工驗收,下半年將投入使用;市空港醫院、市三院新區(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和市口腔醫院濱湖分院將在今年內完工;市兒童醫院新區、省半湯療養院康養中心、市中心血站新站、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等項目正加快建設。“聚焦‘一老一小’,合肥上半年新增了1.63萬個托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52.35億元投入民生項目已完成60.1%的年度投資
朝著“幸福之城”的目標前進,合肥今年加強了全市的公共服務資源供給。僅今年上半年,市級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就完成了投資52.35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60.1%、超序時進度10.1個百分點,完成投資同比增長95.6%,半年完成投資創歷史新高。今年1-6月,全市教育領域投資同比增長43.5%、衛生領域投資同比增長22.4%。
除了在百姓們最為關注的教育、醫療兩大領域發力,在文化體育、公共安全、政務服務等領域,合肥的公益性項目也開足馬力。今年,濱湖會展中心二期、學林體育公園已全面交付使用。市科技館新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預計下半年向市民開放。市中心圖書館、市美術館、包河全民健身中心、新站工人文化宮等項目正加快建設。
作者: 劉小容 劉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