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基本消除飲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危害。日前,安徽省衛健委、安徽省發改委共12個部門聯合發布《安徽省地方病防治鞏固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稱《方案》),持續推進消除地方病危害進程,并加強患者救治水平,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2025年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
據了解,2018-2020年安徽省實施了“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然而,地方病作為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減弱或撤除,疾病將卷土重來,必須長期鞏固、維持綜合防治措施,才能從源頭預防控制地方病危害。
根據《方案》的行動目標,到2025年底,我省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全省所有縣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狀態,人群碘營養總體保持適宜水平;持續控制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全省95%以上的病區縣達到控制水平。
基本消除飲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危害,全省95%以上的病區縣和高砷區縣達到消除水平。此外,到2025年我省有效控制水源性高碘危害,在水源性高碘地區落實改水措施,在未落實改水措施的水源性高碘地區居民戶未加碘鹽食用率達到90%以上。
“一站式”結算減輕患者醫療負擔
在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中,供應符合碘含量標準的碘鹽,依法開展碘鹽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督。建立新發克汀病患兒報告制度,及時監測預警人群碘缺乏風險,保障符合條件的患兒及時獲得康復救助。
對未改水或改水效果不穩定的飲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區村實施降氟、降砷改水工程建設或配置適宜除氟砷設備設施,加強對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和水質檢測指導。
在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實施改水降碘防治措施,在未落實改水措施的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組織供應未加碘食鹽。
我省將統籌發揮基本醫保、大病醫保、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合力,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推進“一站式”結算。對符合條件的困難患者,按規定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將符合殘疾標準的氟骨癥、克汀病患者納入殘疾人保障范圍。
建立地方病病人信息庫和生物樣本庫
提高疾病發現預警能力,我省將健全完善地方病防治監測評價體系,按照相關要求,加大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監測力度,定期開展重點地方病流行狀況調查,準確反映和預測地方病病情和流行趨勢。
為提高基層防治人員的業務能力,我省將開展專業人員能力提升與技術培訓,加強地方病防治相關實驗室建設。
根據《方案》要求,我省將利用豐富的地方病現場資源,建立地方病病人信息庫和生物樣本庫,為地方病病因、發病機制及應用研究奠定基礎。圍繞影響我省地方病預防和治療的主要科學問題,開展跨學科、跨領域攻關研究,研制出更加精準、適宜、可推廣的防治新技術。
(實習生 彭爾康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