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失能、高齡老人清洗換季衣服和被套;開展興趣課堂培養兒童閱讀能力;建立小區巡邏隊。6月28日,在合肥市蜀山區西園街道,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鵲橋會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西園街道第三屆“全域黨建 為民直達車”創投項目啟動暨公益鵲橋會舉行,來自社區、企業、志愿者近百人參加活動。本次公益鵲橋會搭建的資源對接平臺,為2023年5大類81項公益項目找“婆家”。
蔡爺爺和蘇奶奶是一對年逾八旬的空巢老人,分別患有老年癡呆和大病,兒子已離世,兩人做起家務比較吃力。家里有簡易洗衣機,但兩位老人家都不太會操作,一到換季,清洗羽絨服、棉服、被套存在困難。社工站的志愿者在探訪中發現后,一到換季就將老人家的大型物件帶到洗衣房進行免費清洗和烘干,并給老人送到家。
今年元月份,該街道互助合作養老綜合體項目投用,設有便民服務室、健康之家、公益洗衣房等7個功能室。“洗衣房也根據志愿者在探訪中發現的需求而設立的。”西園街道社會工作站中心主任程亞唯介紹,很多老人體力不足,在換季時,沒辦法清洗羽絨服、被套以及窗簾等大件物品。
洗衣房里有洗衣機和烘干機,每日消毒,老人有需求,一個電話,社工就會上門去取衣物,拿回洗好烘干,再送回老人家。據介紹,半年來,已為轄區80多位老人洗烘過棉衣、被套等,“特別受老人家的歡迎。”
西園街道位處合肥市老城區,街道內6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已達到21%,其中失能、空巢、孤寡等特殊老人群體有370余人,養老壓力較大。近年來,該街道整合轄區各類資源,通過項目承接認領的方式為公益服務項目的正常運營提供基本資金、場地設施、人員力量等支持。
本次公益鵲橋會,活動現場社會組織帶來了涉及救助、養老、青少年服務、助殘等5大類共計81個公益項目,負責人以路演形式展示項目特色、服務群體和服務計劃等。活動當日就有41家企業單位認領了其中的63個項目,籌措資金53萬,后續項目將繼續接受認領。
據了解,自2019年開始,西園街道開展居家養老合作社項目,以專項基金撬動轄區愛心單位認領籌款,取得了較好成效,2020年到2021年,該街道創新實施第一屆全域黨建為民直達車創投項目,轄區內49家單位認領了46個項目,服務居民超4萬人次;2021年到2022年,持續深入推進二屆創投項目,53家單位認領43個項目,服務居民超4.5萬人次。
(王潔 左娟娟 孫雨靜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